环境减灾二号F星成功发射!全天候、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又添新成员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814

  • 生态环境监测
  • SAR遥感
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F星,标志着“十三五”立项的环境系列“2+2”星座(2颗光学、2颗SAR)正式组网运行,初步形成了多要素、全天候、全天时的中等空间分辨率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F星。环境减灾二号F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支持立项,由生态环境部与应急管理部联合牵头组织研制的业务卫星。该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十三五”立项的环境系列“2+2”星座(2颗光学、2颗SAR)正式组网运行,初步形成了多要素、全天候、全天时的中等空间分辨率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
 

  环境减灾二号F星指标设计与环境减灾二号E星一致,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499公里,设计寿命8年。星上配置了5米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两台有效载荷。其中,5米S波段SAR载荷具有受云、雨等天气影响较小的优势,可弥补光学卫星易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足,同时,成像空间分辨率/幅宽可分别达到5米/35公里或25米/100公里;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通过星上实时成像、热点区域信息快速提取及预处理,可大幅提升海上溢油等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环境减灾二号F星将与环境减灾二号E星实现组网观测,使5米S波段SAR载荷数据获取和覆盖能力相比单星提升一倍,将有效弥补南方多云多雨地区光学卫星遥感有效数据的不足,大幅提升全天候、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业务化监测能力。在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可针对浒苔、水华、溢油等突发环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点风险源调查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源保障,对海岸线变化、河流干涸断流等进行实时监测;在自然生态监测方面,可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监管,土地利用分类、植被长势监测以及生物量评估等业务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图2 卫星示意图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积极会同工程各参试单位,抓紧做好卫星工程在轨测试与应用评估工作,为有效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原标题:环境减灾二号F星成功发射!全天候、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又添新成员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

    2022-03-23

  • 四川成都持续帮扶,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2022-03-29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昂为电子实现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

    2022-04-02

  • 大华股份全力推进危固废监管绿色技术创新 守护生态底色

    2022-04-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