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走进武汉光谷,感受中国“红外芯”

感知实验室 20230815

  • 光电传感器
  • 红外热成像
  • 工业测温



红外探测器芯片是红外探测系统的核心,也曾是我国遭受“卡脖子”的核心元器件。湖北武汉的一家企业让红外探测器芯片从受制于人到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仅在2022年就交付出了超过百万片的红外芯片,这背后是八年磨一剑,近20亿元的真金白银。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隐形冠军》今天来到中国光谷,带你感受跃动在千行百业的中国“红外芯”。


见所未见!光的模样,我知道!


湖北武汉,盛夏的暑气蒸腾在大地之上,走进高德红外终端生产线,却像走入另一个世界。在面积4500平方米的洁净车间里,温度常年保持在22摄氏度,明亮的生产线上,全身穿着静电服的工作人员伏案埋首,认真地调试着手中的红外热成像设备。高德红外智感科技生产供应链总监吕道兴告诉记者,每位走进生产车间的访客,都需要穿戴全套的静电服。


吕道兴:我们现在穿的这个是静电服,上线的时候,要带这个静电手环,腕带会跟我们的整个静电接地,会连接,确保每一位员工他生产作业的时候,他所有的静电是可以及时释放掉。保证我们的产品,不受静电的这种损伤。


常年22摄氏度的车间长这样


生产车间仿佛一间大型的实验室,生产线上的产品也同样科技感满满。透过生产线的测试屏幕,眼前熟悉的一切展现出另一番面貌,肉眼见到的图像转化为不同温度的色块,跳动在屏幕之上。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的是销往海外市场的观瞄型热成像夜视仪,大小类似单筒望远镜的成像仪,能够帮助户外徒步探险者在恶劣天气探清情况。吕道兴说,这样的运用场景只是红外热成像技术“见所未见”的其中一种。


吕道兴:任何物体,只要它在高于零下273度,这个绝对零度的情况下,它都会有能量辐射的,比如说我看咱们这位员工,耳廓为什么这里是黑黑的,然后脸又是高亮色,就是它散发出来的能量温度是不一样的。探测器就可以捕捉到它的能量,然后通过我们的光电信号来进行数据转换,包括我们自己的成像算法,最终以这种成像的形式来展现给人的眼睛,所以我们红外就是“见所未见”。


红外热成像黄鹤楼,你见过吗?


除了夜视仪,车间内的不同生产线上还在生产着高端测温、车载红外模组等不同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工业测温、消防救援、智能驾驶等众多领域,在民用热成像市场的占有率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由于红外热成像的产品品类丰富但单品量小,这里的生产线采取批量化与柔性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能够稳定产出150万台各类红外产品,销往全世界70多个国家。吕道兴说,放在依赖进口芯片的十年前,这样的数字仿佛天方夜谭。


吕道兴:在我们建立自己的完整的生产链之前的话,我们都是要跟国外去买的这个进口的芯片,可能他会卖,也可能他不卖,你花了钱也买不到好的,原来的价格会非常高。


十米展柜八年征程!中国红外“芯”这样铸就


红外芯片对于红外热成像系统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心脏”,它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灵敏度,也正因如此,发达国家长期对红外芯片实行严格的出口审批制度。2008年,权衡再三,高德红外决定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十米展柜,八年征程!走进红外产品的公司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红外芯片,短短不到十米的展柜,简要地展示了红外芯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工序步骤,一眼就能望到头,但却浓缩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艰苦征程。对参与了红外芯片国产化历程的高德红外智感科技产品总监张腾来说,这条路就像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了十年寒窗苦读。


张腾:我们产品从零到一,特别像养孩子,不管别人怎么去想,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这个孩子。


高德红外探测器红外芯片研制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实验室

作者最近更新

  • 荧光氧气传感器用于煤矿下氧浓度检测
    感知实验室
    2024-11-07
  • 南砂晶圆旗下中晶芯源8英寸碳化硅衬底生产基地投产
    感知实验室
    2024-06-25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感知实验室
    2024-06-0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物流行业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 美国探索用苹果智能手表传感器研究心脏病

    2018-12-07

  • 俄罗斯军队装备内置GPS模块的蜻蜓侦察无人机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实验室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