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齐上岗?这家钢铁巨头引入机器人员工替代体力劳动者

i科技 20230822

  • 工业机器人
  • 智能制造
  • 机器人应用
近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分享了其智能工厂方案,采用机器人替代体力劳动者,实现安全智能作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深入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为钢铁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分享了其智能工厂方案,采用机器人替代体力劳动者,实现安全智能作业。
 

  “钢铁侠”上岗,实现自动化操作
 

  传统钢铁生产存在着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调查,超过80%的一线作业人员承受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夏季高温作业更易诱发安全事故。
 

  为化解安全风险,宝钢股份在高炉、钢管生产线等关键工序引入机器人,机器人承担了原料输送、设备维护等高危环节,有效保障了作业安全。在机器人的“帮工”下,作业人员只需进行监测和抽检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多样化机器人实现精细化管理
 

  钢铁生产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各种“专业”机器人进行全面巡检。四足巡逻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承担了设备维护、质量抽检、输送物流等不同职能,使企业实现了全流程的精细化智能管理。
 

  这些机器人运用图像识别、红外检测等先进技术收集生产数据,并将信息传输至云平台,一旦出现异常,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并快速响应。在机器人的协助下,宝钢实现了从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黑灯工厂”,24小时不打烊
 

  在企业内部,这些机器人被亲切地称为“宝罗”,是员工的好帮手。截至目前,宝钢股份已在4个生产基地引入超过1250台“宝罗”,累计替代了近3000名体力劳动者。宝山基地更是建成了国内首个“黑灯工厂”,即在不开灯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转的智能工厂,其中65%的作业已经实现了机器人化,24小时持续作业的机器人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创新驱动,打造机器人应用高地
 

  当前,我国机器人技术在核心部件等方面还依赖进口,针对钢铁行业诸如连铸浇钢、自动加工等复杂应用,企业必须自主创新来实现突破。目前,中国机器人密度和规模还存在差距,但持续增长的市场吸引着各方力量入驻。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钢铁企业应加快工业机器人布局,积极培育机器人生态,打造机器人应用高地。在智能化转型浪潮中,机器人必将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动机”。

查看全文

点赞

i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无线测温传感器:看不见的温度守护者
    i科技
    2天前
  • 冷暖自知的“电子鼻子”:rtd温度传感器的那些事儿
    i科技
    2天前
  • 你手机里的“导航员”:IMU传感器的日常冒险
    i科技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企业智能化后道工厂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运用

    2018-12-08

  • 3D传感器可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2019-04-21

  • 触觉传感器或成为国产机器人发展掣肘

    2019-04-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i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