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支持企业更大范围参与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感知狐 20230821

  • 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求是》上撰文指出: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聚焦重大创新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职尽责、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更大范围参与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科技基础。


全文如下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根植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土壤,培育构建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引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注入强大动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规模和水平,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释放和创造新的巨大需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持续性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地位和能级,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权。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着力点、主要支撑体系和新的成长空间,才能牢牢依靠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落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举措。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科技创新水平成为影响利益相关各方战略博弈的关键变量。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一些高端产业链对外依存度过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时刻警示我们,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把握好历史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必须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定不移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基石和关键力量,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科技根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征程上,我们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图为2023年4月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月尘舱。 新华社记者 王松/摄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狐

作者最近更新

  • 韩企SKC美国工厂竣工,即将开始玻璃基板生产
    感知狐
    2024-07-08
  • 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定点成功
    感知狐
    2024-06-11
  • 110亿美元!英特尔出售旗下工厂部分股权
    感知狐
    2024-06-0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济南打造“1+6+N”成果转化新平台,聚集技术成果、孵化创业企业

    2020-02-25

  • 如何解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的问题?

    2020-08-07

  • 中核集团联手清华成立数字核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仪表企业

    2020-09-29

  • 科学技术部2022年预算支出超470亿

    2022-04-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狐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