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污水排海,专家称民众“无需抢盐”

不二科技精选 20230902

  • 食品安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瞿依贤、张英,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8月25日,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日媒针对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最新海水检测结果目前没问题一事,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提问。汪文斌回复:“我要重申的是,日本一意孤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的风险,这是极其自私,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汪文斌表示,日方应当立即纠正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的自私自利行为,不要让福岛之水成为日本之耻。针对日方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错误行径,中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有权利、有责任采取正当合理必要的防范措施,维护海洋环境安全,维护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此前一天,8月24日下午,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回答记者提问。该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关高度关注日方此举对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海关总署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


8月24日晚,多地出现抢购食盐现象,担忧海鲜是否安全的声音也出现,不少担忧源自于日本核污水排海。针对“抢盐”现象,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当日晚间发布《关于保障食盐市场供应的声明》。声明称,中盐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中盐集团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食盐储备供应充足。“请社会各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雷奕安的研究方向是核结构理论、先进核能和核聚变。他告诉经济观察网,核污水的概念不等同于核废水,核污水是已经把放射性元素处理后的污水。此外,核污水是必须要处理的,一直存放,如果遇上地震,不受控排放的危害会更大。


北京某附属三甲医院核医学科一位副主任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核素辐射在一定高的浓度肯定会给公众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废液的排放利用了海水容量,有一个稀释过程,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低浓度放射性废料会对全球带来影响,因为它毕竟人为加大了海水中的辐射本底。国际上不应鼓励这类人为事件,微剂量的辐射也会累积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循环,最终对人体产生影响。


雷奕安认为,已经处理过、除去了大部分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水符合一般核电厂排放规范,其他放射性元素已经去除,只剩下一种——氚,而氚的放射性危害很低。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科学院教授王悠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了不同观点,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能否真正地降低到安全标准,持续的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排放对海洋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未知的。只用氚的浓度代表核污染水的处理效果,是以偏概全、避重就轻。


王悠说,核污染水中的60余种核素,其中的8种核素——氚(3H或T)、铯-137(137Cs)、铯-134(134Cs)、锶-90(90Sr)、锶-89(89Sr)、钴-60(60Co)、碘-129(129I)、锑-125(125Sb)和钌-106(106Ru)统称为核事故特征性核素。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些物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无论是实验条件下或是现场调查的结果都存在空白。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员余雯公开表示,放射性核素对健康的影响会随时间积累,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出来,具体会造成多大影响,与排放总量、核素类型,以及个体因素都有关系。


对于中国民众抢购食盐的行为,雷奕安认为,民众完全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瞿依贤、张英

查看全文

点赞

不二科技精选

作者最近更新

  • 2024年,这家国产惯性传感器厂商营收首破百亿大关!
    不二科技精选
    05-02 20:01
  • 智慧消防:传感器科技赋能,防患于未“燃”
    不二科技精选
    2024-11-25
  • 苏州一家初创传感器企业获数千万元融资,将用于多维力传感器研发
    不二科技精选
    2024-06-2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标签技术升级能有效防止汉堡过期等食品安全问题吗?

    2020-07-20

  • 我国发布三项小麦粉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

    2020-08-04

  • 守护舌尖幸福 亚略特明厨亮灶解决方案多维度保障食品安全

    2022-03-13

  • 星巴克回应饮品中现活蟑螂 会核实:网友围观质疑爆料博主造谣

    2022-03-1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不二科技精选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