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 | 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出台政策激励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0309

  • 智能制造
  • 工业互联网
  • 制造业转型升级

成熟的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平台,在推动制造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中肩负重任,起到了加速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当前我国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过程中,产业链关键产品、生态体系发展、解决方案落地等方面还面临“堵点”。陈志列结合研祥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在今年两会期间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2018年以来,“工业互联网”连续五年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020年提到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2021年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2022年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陈志列告诉记者,我国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上都是以国外的基础工业体系为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所依托的工业控制设备、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等产业链关键产品主要由外国企业掌控,在边缘感知、网络通信、平台搭建、边云协同、数据分析、区块链等关键技术上也存在空心化、短板化、空白化等现象。二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整体生态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体系发展要素比较匮乏,面向各个制造业行业应用的综合性平台尚未形成,缺乏可以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典型样板。

为加快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逐步走向全球中高端,结合研祥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多年经验积累及行业实际应用案例,陈志列围绕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建立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引导工业互联网领域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牵头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各类创新计划、共性基础研究等项目,提前介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体系;加大工业互联网领域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的参与比例、资金支持比例;围绕产业特点、产业延伸方向、产业融合难点等开展研究,保证研究更切合实际,保障基础研究成果能直接进行成果转化,让这些头部企业起到更多的创新示范作用,缩短前沿创新到应用实践的周期,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从1到100”的产业转化。

二是发挥国家部委的指导作用和聚集优质资源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出台政策充分激励工业互联网领域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聚集高校、研究机构等众多优质资源,组建集政、产、学、研、资、用、中介为一体的技术开发联盟,瞄准工业互联网边缘接入、应用发展、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和重要设备进行联合攻关,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工业互联网的高价值应用,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优化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等环节,加快产业生态链的建设和完善,为产业集群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建样板、树典型,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普遍应用落地。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中国电信和三星联手推出双旗舰折叠屏手机W23 | W23 Flip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10-21
  • 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些企业家心潮澎湃!(二)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10-20
  • 勇攀科技高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院院士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网
    2022-10-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企业智能化后道工厂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运用

    2018-12-08

  • 我国工业互联网有望构建十万亿元规模大生态

    2019-02-22

  • LPWAN技术在现阶段国内市场上的主要应用领域

    2019-07-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信息产业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