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903

  • 海洋监测
  • 生态环境保护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女士、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女士、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先生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23年8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快建设美丽海湾,坚决守护好碧海银滩。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封面新闻:
请问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进展情况如何,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胡松琴:谢谢您的提问,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是“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战役之一,是推进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相关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22年2月《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印发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省市,以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三大海域为重点,继续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稳中求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陆海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推进。我们紧盯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两道关键入海“闸口”,协同推进沿海城市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任务,陆海统筹改善重点海域水质。在入海河流方面,我们紧盯总氮治理,于今年2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海域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的意见》,系统部署和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总氮减排和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纳入任务清单的20条国控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均已印发实施,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入海排污口方面,我们加快推进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约88%,长江口-杭州湾入海排污口已初步完成排查。
 

  二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有序开展。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责指导督促沿海地方加快推进实施滨海湿地、海岸带等保护修复和互花米草治理,实施严格保护措施,促进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固本培元,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执法监督等,持续促进渔业资源养护。
 

  三是环境风险应对能力逐步提升。各相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坚持风险事前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两手发力,指导督促沿海地方开展涉海环境风险源排查,同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海洋环境应急监测船舶等能力建设。目前,浙江“中国环监浙001”1000吨级调查监测船舶、江苏“中国环监苏001”600吨级调查监测船舶已正式入编,天津400吨级调查监测船舶正在进行下水调试。
 

  经过各方协同作战、合力攻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三大重点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平均值为63.0%,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同时,也应当看到,重点海域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平衡、不稳固,还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持续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与各有关部门一同持续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和技术帮扶,进一步压紧压实沿海地方主体责任,细化落实“一河一策”、“一湾一策”、“一口一策”等具体行动措施和工程项目等,推动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度计和压力计用在我国远洋科考探测设备中

    2018-12-06

  • 新型水下传感器网络帮助追踪阿根廷失联潜艇

    2018-12-09

  • 携带传感器的无人船渐成海洋等水体数据追踪利器

    2019-03-22

  • 浅谈压力传感器在验潮仪中的具体应用

    2019-03-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