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核辐射检测仪?增速200%引起专家注意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829

  • 核辐射检测仪
继“囤盐”的消息后,听说很多人又打上了核辐射检测仪的主意。这次核辐射检测仪抢购潮再次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多位核辐射检测专家已经表示,并不建议盲目跟从抢购核辐射检测仪。

  继“囤盐”的消息后,听说很多人又打上了核辐射检测仪的主意,甚至电商平台上的搜索热度一度爆表,相关词条显示“本周增速”超过了200%。很多商家也表示,“客服都回复不过来了”,“目前产品已经没有现货”,“订单量确实有较大波动”等等
 

  核辐射检测仪“爆单”了,能检测X射线、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的辐射,可用于化妆品、海鲜、食品?很多核辐射检测仪的介绍页面都有类似表述,但能测和“能测”还是有区别的。这次核辐射检测仪抢购潮再次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并且辐射检测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多位核辐射检测专家已经表示,并不建议盲目跟从抢购核辐射检测仪,因为放射性物质的测量光有仪器是不够的,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以及对应方法,对普通的民众来说,没有专业的知识,用普通仪器是很难发现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张永清就表示,“目前来看,普通百姓购买放射性检测仪必要性不强”。核辐射检测技术专家魏鸿林也表示,核辐射检测仪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而且对操作方法要求很高。
 

  当然,很多人说就“图个心安”,这倒也符合很多消费心理。
 

  那么就专业来说,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即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一般来说,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辐射一般有天然和人工两种类型,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等等。常见的核辐射检测仪器有个人剂量报警仪、中子剂量仪、α β γ表面污染测量仪、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χ、γ剂量仪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放射性污染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网络,对放射性污染实施监测管理。
 

  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必须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的单位向环境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应当向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放射性核素排放量,并定期报告排放计量结果。
 

  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对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或者贮存。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禁止在内河水域和海洋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
 

  目前,我国《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水中镭-226的分析测定》、《水中镭的α放射性核素的测定》、《水中钍的分析方法》等等系列标准均在持续保障核安全。
 

  同时,我国设有华北、西南、华东、西北、华南、东北等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并且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上海核安全审评中心等均可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国家核安全局公开核电厂总体安全状况以及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接受广大民众监督。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科普】核污水排放相关仪器仪表设备以及科研单位

    2023-07-07

  • 【科普】核污水排放相关仪器仪表设备以及科研单位

    2023-07-08

  • 我们需要买核辐射检测仪吗?

    2023-08-30

  • 福岛核污水已排海,物联网能做什么?

    2023-09-0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