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携手高通及产业伙伴发布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

物联网智库 20230903

  • 5g通信
  • 工业物联网
  • 可穿戴设备

8月30日,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创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移动携手高通等十余家产业伙伴发布中国移动5G轻量化技术(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平台,加快推动5G RedCap技术规模化商用,促进5G深度融入千行百业,为5G应用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携手加速RedCap商用,开启5G物联新蓝海

作为5G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RedCap(也称作NR-Light)通过终端带宽、收发天线数量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调制阶数等方式,大幅降低5G产品复杂度、成本以及功耗,填补了高速连接的移动宽带终端与极低带宽的NB-IoT终端之间的空白;在产业侧,RedCap在确保业务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可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工业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等领域,满足智能物流、智能巡检、智能制造等众多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加速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

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RedCap将成为5G实现低、中、高速全场景物联的重要拼图,助力提升规模经济效应。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实现RedCap规模覆盖,RedCap连接数实现千万级增长,打造5个以上实现百万连接的Redcap应用领域,RedCap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在市场和政策的驱动下,中国移动携手高通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的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正当其时,将全面推动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其包含1个产业集群创新中心、5个技术创新之城、5个应用示范之城,将为产业链伙伴提供RedCap测试验证、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服务,加速推动网络、芯片、模组、终端成熟商用,并打造一批RedCap标杆项目,引领行业应用创新。

骁龙X35融合创新,赋能多样化应用与产业升级

作为加速RedCap落地的重要一环,高通于今年2月发布了全球首个5G RedCap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35,融合了多项关键5G技术突破。骁龙X35具备成本高效的精简设计,支持领先的能效、优化的散热特性以及更小的占板面积;其还采用了先进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技术,通过扩大5G覆盖范围、降低时延、改善电池续航并提高上行速度,提升5G终端性能。

骁龙X35具备优化的设计和突破性能,能够以成本高效的方式赋能全新5G用例,包括固定无线接入CPE、联网PC、移动路由器和平板电脑等大众市场宽带用例,工业传感器、物联网网关、监控摄像头等工业物联网用例,以及高端可穿戴设备、健康状况监测设备、支持云连接的XR眼镜等消费级物联网终端。

骁龙X35在5G提质、增效、降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高通与中国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加速RedCap产业成熟和商用落地。仅仅在骁龙X35发布后一个月,移远通信和美格智能等模组厂商就推出了基于骁龙X35的5G模组产品;今年6月,美格智能发布基于骁龙X35的RedCap CPE解决方案,并在国内外实现小批量商用;MWC上海期间,芯讯通发布基于骁龙X35的RedCap模组。

接下来,RedCap将逐步替代4G物联成为中高速物联的主力,成为加速5G扩展的“助推剂”。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移远通信、美格智能、芯讯通等模组厂商,高通等芯片厂商,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推动RedCap技术、产业及应用成熟,进一步释放5G更大潜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网智库

作者最近更新

  • 深度解析特斯拉最强自动驾驶芯片及视觉传感器
    物联网智库
    06-18 05:20
  • 芯片科技引领未来车联网,紫光展锐联合产业伙伴驱动智能交通新时代
    物联网智库
    2024-01-10
  • 探寻智能物联新范式|2023(第20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物联网智库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工业物联网规模预计2020年将突破4500亿

    2018-12-07

  • 浅谈可伸缩传感器的研发现状与未来应用

    2018-12-07

  • 研究称医疗保健行业将成可穿戴领域的增长主动力

    2018-12-08

  • 诺基亚携手博世共同助推工业物联网落地

    2018-12-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网智库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