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闯关欧洲市场 宁德时代成为零碳标杆

i科技 20230903

  • 动力电池
  • 碳中和
  • 零碳工厂

  欧洲碳中和进程不断加速,必须出海的动力电池企业的零碳化转型已刻不容缓。

  4月18日,欧洲正式通过“碳关税”,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8月17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落地生效,被媒体誉为动力电池发展史上最严苛的碳管理政策。

  不久前,宁德时代就被传出欧洲电池工厂因用水问题被查的不实报道。但根据最新消息,该工厂通过了当地政府的环评许可,目前项目正顺利推进中,不实传闻已被辟谣。

  欧洲是中国动力电池出海的主战场,在如此严格的碳管理政策要求下,宁德时代为何能在出海发展中抢先占据先机?

  零碳化转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闯关”欧洲

  为什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热衷出海欧洲?原因有两点:一是欧洲市场虽然传统汽车工业积淀深厚,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长迅速,但本土动力电池产业难以满足需求;二是,欧洲用户对于环保理念认可度高,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相对更高,市场需求旺盛,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欧洲市场对环保的高度重视,给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很大的机遇,但也提出了很大挑战。零碳,就是摆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一道槛。从“碳关税”到《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的要求看来,欧洲已成为全球在推进碳中和方面最为激进的国家,这也对中国企业的零碳化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等领先优势,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6年排名全球第一。为什么只有宁德时代“闯关”最成功?这与其在零碳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

  零碳标杆:宁德时代零碳战略和实践全球领先

  宁德时代是行业内较早在零碳方面开始发力的企业,并形成了从战略到路径的全面、系统化布局,降碳成绩颇丰。

  战略层面,宁德时代在今年4月推出了全球电池企业中最为激进的“零碳战略”--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这意味着,2025年,宁德时代的电池工厂将全部成为零碳工厂,率先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将全部为零碳电池,从矿产资源到电池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敢于提出并正式公布这一战略规划,体现了宁德时代在实现自身及价值链碳中和方面的决心和自信。

  在路径层面,宁德时代强调技术降碳,即通过四大创新体系,在矿、大宗原材料、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电池系统五大关键节点实现降碳。不仅如此,其还在供应链端广泛开展CREDIT项目,通过大数据综合评估可以形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表现指数,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参与电池护照研究设计,推动行业供应链透明、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与循环回收。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宁德时代已拥有两家全资零碳工厂,一家合资零碳工厂,积累了丰富的降碳经验。2022年,宁德时代共推进节能项目400余项,累计减碳约45万吨,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至 26.60%。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积累,宁德时代已经在全球构建起了领先的碳竞争力。

  未来,宁德时代在降碳方面的成绩、经验,及领先的碳竞争力,将助力其获得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更多青睐,并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查看全文

点赞

i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无线测温传感器:看不见的温度守护者
    i科技
    3天前
  • 冷暖自知的“电子鼻子”:rtd温度传感器的那些事儿
    i科技
    3天前
  • 你手机里的“导航员”:IMU传感器的日常冒险
    i科技
    3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比亚迪“刀片电池”汽车有望于今年6月上市,会不会再次引起业界争议?

    2020-02-21

  • 动力电池市场远景可期,属于宁德时代的大幕开启?

    2020-02-28

  • LG化学2亿元收购工厂以扩充波兰电池工厂产能

    2020-03-10

  • 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2020-03-1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i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