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MIT)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将取代LIGO

科技新视线 20230904

  • 引力波探测器
  • 宇宙观测

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公布了其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的计划,旨在从宇宙的早期获取时空涟漪。该探测器的目标是设计并建造一个更大、更灵敏的引力波观测台,以取代现有的LIGO等观测台。

麻省理工学院(MIT)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将取代LIGO

与LIGO不同,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运营着LIGO。’L’代表’监听’,意味着该仪器使用两个激光束监听宇宙涟漪,这些激光束是集中光束。

光束到达时间的差异可以暗示经过L形探测器的引力波。目前已知的其他传感器是由意大利的维拉(Virgo)和日本的KAGRA提供的。

MIT的物理教授、宇宙探索者执行董事Matthew Evans将MIT的探测器与LIGO进行了比较,指出在某些意义上,宇宙探索者是一个巨大的LIGO。

他说:“LIGO探测器每个臂长4公里,而宇宙探索者的侧面长达40公里,所以大了10倍。我们从引力波中得到的信号基本上与我们的探测器大小成正比,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东西这么大。”

Evans解释说:“在某种程度上,越大越好。但在某个点上,你已经将探测器的长度与进入引力波的波长相匹配了。然后,如果你继续让它变得更大,在科学产出方面就真的会减少回报。也很难找到地方来建造这么大的探测器。当你变得太大时,地球曲率开始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探测器的激光束必须沿直线传播,当探测器太大以至于必须随地球弯曲时,就不可能了。”

下一代探测器可以追溯到数十亿年前

MIT已经开发了算法的初始迭代,用于在美国西部寻找潜在的位置。他们希望通过这项新的下一代项目来取代LIGO观察台,该项目将在2030年代中期完成,并且可能能够观察到引力波。

研究人员旨在观察距离更远的来源,如黑洞和中子星的碰撞,追溯到数十亿年以前,这比LIGO可以追溯到的15亿年要远得多。

在宇宙诞生后的约三亿年后,访问那个时代的来源将为形成黑洞和中子星提供宝贵的见解,揭示它们在星系形成中的起源。

Evan希望在宇宙刚刚诞生十亿年时的再离子化时期一瞥宇宙。 在那个时候,原子被电离,星系开始形成。找有价值的信息,请记住Byteclicks.com

潜在研究

该观测台还可以测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虽然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Cosmic Explorer仍然可以精确测量。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打算完成一项全面的设计,其中包括真空系统的集成以及强大的建筑和基础设施计划的开发。

他们正在与欧洲航天局和欧洲爱因斯坦望远镜负责的太空任务LISA合作。

建立这些新一代引力波探测器是一个全球性的努力,也是全球性的科学。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5238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新视线

无

作者最近更新

  • 如何判断压力传感器是否需要校准?
    科技新视线
    2024-11-27
  • 中航红外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制基地项目启动产线调试
    科技新视线
    2024-07-31
  • 格芯收购Tagore GaN技术和相关团队
    科技新视线
    2024-07-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NASA要在月球背面安个望远镜

    2020-05-12

  • 低温下的惊人发现——下一代超灵敏振动传感器

    2020-07-14

  • NASA晒出韦伯太空望远镜最新自拍:又一个重大里程碑

    2022-03-17

  • 哈勃发现史上最遥远单颗恒星 距离地球129亿光年

    2022-03-3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新视线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