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么是工业 4.0 以及其用途是什么?(3)

感知看世界 20230910

  • 数据分析
  • 智能制造
  • 工业4.0
互联工业 4.0 的优势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企业的肌体已被运营智能所改变。人力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接受过数字技术(如可优化工作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培...

互联工业 4.0 的优势

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企业的肌体已被运营智能所改变。人力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接受过数字技术(如可优化工作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培训的员工。现在,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机器人相互配合,通过工业流程的数字化,为产品提供更强的控制力和可靠性。

这种工业转型不仅有利于产品内部的自动化和连通性,也有利于商业模式的全球化。数字化可以更快、更实时地获取信息。

在列举工业 4.0 的一些优势时,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工业 4.0 可以无中断地规划和开展生产,并保持可靠性

●能够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提高产量

●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的定制化和多功能性

●数字化生产流程提高了产量

●更高效的产品分销和销售管理

●投资自动化流程,投资回报快

●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准确性

●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竞争优势

工业 4.0 的缺点

公共机构必须制定战略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工作场所行业的融合。有必要同时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开展工作,让中小企业和中型企业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并对由此产生的机遇保持警惕。

在将工业机器人融入工作场所方面,中国居于领先地位。据估计,到 2025 年,中国将成为该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因为全球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手臂有 40% 将在中国使用。日本、韩国和美国完成了这一排名。欧洲落后于上述经济体,特别是地中海和东欧国家,它们在机器人部署方面远远落后。

例如,墨西哥等国目前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是西班牙的两倍。墨西哥的工业转型程度是其工业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结果。机器人和自动化公司建立了装配线,每年生产 400 万辆汽车。

工业革命的历史

我们想简要回顾一下迄今为止发生的不同工业革命的演变历史,以便了解近年来我们是如何发展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所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8 世纪的英国,标志着借助水和蒸汽动力开始了链式生产。在历史上,机器开始接管生产,工人和动物的努力受到了损害。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随着石油、电力和天然气等能源的整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这一变革与电话和电报的出现相重合,使大规模生产更加稳定。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20 世纪,意味着机器和计算机、更先进的电信网络以及 PLC 的引入。在此之前,工厂的数字化程度是闻所未闻的,这也是纳入制造数据的起始信号。

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工业 4.0

根据定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流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智能机器的全面应用使我们能够进行先进的生产。现在,我们有了更灵活的生产方式,以应对客户的生产挑战。

第五次工业革命或工业 5.0

智能工厂最终将把实体与虚拟结合起来,满足与供应链共享信息的需求。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流程自动化将得到优化。

工业 4.0 中的数据分析对于了解客户的口味和偏好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将信息发送到云端,在那里进行存储、研究和处理。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大有可为,因为它将使按需制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和个性化。

工业 4.0 中的大师

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政府和机构都在推动专门培训的发展,以满足企业的新需求。为此,许多大学正在设立硕士学位,以满足这些需求。

如果您想在智能互联企业中培训和工作,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方面的培训是我们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一部分。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看世界

作者最近更新

  • 霍尔电流传感器AH910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感知看世界
    2024-09-02
  • 科技早报 | 外交部回应美加强限制对华出口芯片贸易;A股半导体并购案上月密集增加
    感知看世界
    2024-07-19
  • 传感器能在3D生物打印组织内定位
    感知看世界
    2024-07-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企业智能化后道工厂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运用

    2018-12-08

  • 理解智能制造概念及智能制造产业链

    2019-08-20

  • 工业4.0推动虚拟传感器的快速增长

    2019-08-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看世界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