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家开发无绳磁驱动微型机器人,助力心血管疾病治疗

微科技 20230909

  • 微型机器人

心血管医生要将蛇形导管穿过患者的血管到达堵塞处,必须在人体外部使用X光来判断导管的位置。也许微型机器人可以从体内做得更好。

最近,韩国的一个团队使用了一个机器人在动脉内部自主导航并返回到提取点。2023年2月9日,该团队在《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快报》(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上发表了其研究结果。

“(标准程序)需要长时间的手术,因为如果血管形状复杂或者完全堵塞,就很难准确定位病灶。”参与这项研究的汉阳大学(位于韩国首尔)杰出教授张健熙说。张健熙团队使用了一个在外部通过磁体和由多种2D X光图像创建的3D地图引导的无系绳机器人。他们通过导管将机器人注入到血管中,施加磁场将机器人从导管上拧下。然后,机器人在磁场和地图的引导下移动到治疗点。

到达治疗点后,它可以给气囊充气,疏通堵塞、抽吸血栓,或输送造影剂或药物。之后,外部磁性系统会将机器人引导回导管,从体内取出。

研究人员首先在人造血管中测试了该技术,然后在麻醉状态下的小型猪的动脉中进行了测试。

“我们对(人造)血管进行机器人血管内干预非常有信心。”张健熙说,“但在小型猪股浅动脉的活体实验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难题。”

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与心脏病学家合作,在猪身上完成了8次手术。最后的实验取得了成功,从概念上证明这项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

张健熙团队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InterMag的生物风险公司。张健熙说,该团队还计划向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部申请进行该磁性机器人系统的临床试验。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5261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查看全文

点赞

微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拉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是如何实现的?
    微科技
    02-14 15:47
  • 传感器仪表选购要点:精确测量,从选择开始
    微科技
    2024-11-28
  • 位置传感器的类型和用途是什么
    微科技
    2024-11-1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麻省理工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微型协作机器人

    2019-09-08

  • 新型单镜头深度传感器出炉!可用于微型机器人、AR/VR

    2019-10-29

  • 科学家研发微型磁性机器人 直径约为2毫米

    2020-03-02

  • 研究人员开发出三种“引擎”微型机器人

    2020-03-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微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