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19光博会:红外热成像、5G光纤通讯、激光工业应用...

枭枭 20190905

  • 光电传感器
  • 红外热成像
在众多光电通讯厂商中,基本都离不开主旋律——5G与光纤。展会将会持续到7号才结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现场观摩观摩~

9月4日,2019CIOE中国光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此次展会聚焦众多光电行业热点产品及技术,汇聚了将近2000家展商,全面覆盖了光通信、激光、红外、精密光学、军民融合、光电传感、数据中心等光电产业链版块,堪称行业盛会。

于是,作为传感器专家网专栏作者,我昨天专门去到现场,实地了解各种光电产品,观察整个光电行业的现状,与众多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红外热成像产品的千元时代

光电视觉传感是近几年特别火爆的领域,其中,红外成像与探测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日渐成熟,并往精度更高,应用更广、功能更多的方向发展。此次光博会,红外版块就在最大的1号展馆展现,看过多家厂商后,让传感器专家网记者印象最深刻当属知名厂商海康威视。

首先,海康威视所有小零部件是通过磁悬浮来展现的,非常炫酷,吸人眼球。


其次,海康威视的红外传感产品多且全(这是我停留最久的一个展商)。此次海康威视展示的产品全都是基于红外热辐射原理的,展出了微型传感红外探测器、热成像夜视瞄准镜、双目融合手持热像仪、手持测量热像仪、热成像重载云台摄像机、热眼警戒摄像机等多款产品,产品涵盖了工业、汽车、安防等领域。


除了上面的整机外,相关芯片与零部件在现场也有展示。


最后,与去年一样,海康威视在降价热成像产品上面依旧给力!这次,海康威视推出了全系列“千元时代”产品,包含经济型手持测温热像仪、热成像卡片机等多款热成像产品,快速开拓热成像在周界防范、室内防火、在线测温等市场的应用普及。

这些产品经过多次改良设计后,不仅提高了性能,还有效控制了成本,让热成像产品从小众开始走向大众市场,让热成像真正开始迈入“千元时代”!

5G光纤通讯,产品升级在即

此次展会,光电通讯应该是最大的模块,从最大的1号馆延伸到2号馆,都有光电通讯的展商。而在众多光电通讯厂商中,基本都离不开主旋律——5G与光纤。


知名厂商海信和剑桥,此次展出的主打产品中都有光模块,值得一提的这些光模块不再是针对4G传输,而是针对5G传输,厂商把光模块传输速度提升至25G到100G间,甚至更高。


光模块也叫光收发器,用于实现光电信号转换,在5G网络中,光模块作为网络物理层基础构成单元,应用于无线和传输设备。所以,在展会现场,我们看到不少厂商,打造了全系列5G光模块产品,为无线前传、中传及回传网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强势切入5G市场。


5G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将正式进入试商用阶段。而5G业务对网络宽带及时延等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些在光模块领域投入大量研发生产精力的厂商,将是推动5G网络大规模建设的主力军。反过来,对于更多光器件厂商来说,在5G时代来临之际,高传输速度的光模块需求在未来将会大幅提高,产品升级近在眼前。

激光应用与激光雷达,仍需进步

激光馆,我个人更偏好的是看激光雷达,看看技术产品上有什么新的进展,但逛这个馆时会发现,激光雷达的展商不多,大多展现的是激光工业应用,包括激光清洁、激光打标、焊接设备、3D打印设备等等。

比如,大族激光展示的真空等离子清洗机、3D打印设备、特种焊接设备和华工激光展示的HGLASER激光打标机、恒温自动激光锡丝焊接机,均属于工业应用。


大厂的产品基本囊括了整个激光工业应用的产品,所以,其他厂商展示的产品也与这两家类似或者只专注于某一两款应用,比如有些厂商会专注于激光清洗应用。


另外,虽然激光雷达展商不多,但也有好几家生产固态激光雷达的厂商。acus,提供同步固态激光雷达服务方案,其单个固态激光雷达可视范围为120度,通过同步控制3个固态激光雷达即可实现360雷达监测。还有北醒,提供固态面阵激光雷达,其产品具有132度水平视角和9度垂直视角,结合数据处理,能稳定输出点云图像。这些激光雷达可应用在自动驾驶、无人机避障、测量检测等领域。


但是,我认为,无论是激光工业应用还是如今火到发紫、兵家必争的激光雷达,如今在精确度、智能化以及价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导致产品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未来,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和自动驾驶的发展,两者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结语:

短短几个小时,要逛完所有厂商并不现实,以上仅是我参展后的部分所看所想,现场肯定还有很多精彩,尚等发现。此次展会将会持续到7号才结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现场观摩观摩~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枭枭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资深记者,传感器专家网专栏编辑。

作者最近更新

  • 软传感器技术是什么?
    枭枭
    2021-07-05
  • 一家日本工厂,竟是全球芯片荒的“元凶”?
    枭枭
    2021-06-23
  • 国产压力传感器的艰辛发展历史
    枭枭
    2021-06-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物流行业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 美国探索用苹果智能手表传感器研究心脏病

    2018-12-07

  • 俄罗斯军队装备内置GPS模块的蜻蜓侦察无人机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枭枭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