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 | 精准定深、低碳节能型原位热脱附技术

机械设备之家 20230910

  • 热脱附技术
该技术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自主开发的电力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分层定深精准加热、分级调变控温、精细化输出电流,设备效率提升30%以上。

  根据《“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为推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强化“无废城市”建设技术支撑,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组织遴选了一批工业固废、生活源固废、危险废物、农业固废、信息化等五个领域先进适用技术,平台将从9月开始对此批技术进行集中展示,供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各城市和地区参考使用。
 

  ◆技术名称 ◆
 

  精准定深、低碳节能型原位热脱附技术
 

  ◆技术所属领域 ◆
 

  工业固废
 

  ◆工艺路线 ◆
 

  通过多功能井将导电电极布设在有机污染区域的指定深度区间内,利用自动化分级调变的电力控制系统控制电流在电极之间靶向传输,将不同深度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加热至目标温度,有选择的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溶解、分解或被微生物降解;同时,通过多相抽提系统将混合有污染气体和水蒸气的气水混合物抽出地下并输送至尾气、尾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置,实现场地的安全绿色修复。
 

  ◆主要技术指标 ◆
 

  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99%以上
 

  ◆技术特点 ◆
 

  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自主开发的电力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分层定深精准加热、分级调变控温、精细化输出电流,设备效率提升30%以上。自主研制的新型三维模块化加热电极和多功能耦合修复井,成井能耗降低30%以上,工期缩短50%。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总石油烃等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尤其是不允许大面积开挖和在产的有机污染场地。
 

  ◆案例名称 ◆
 

  苏州某厂复合有机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
 

  ◆  案例概况 ◆
 

  工程规模:治理面积约2.6万平方米,治理污染土方量约28万立方米,地下水治理量约为7万立方米
 

  投运时间:2017年8月
 

  验收情况:已验收
 

  ◆工艺流程 ◆
 

  建设电极井孔,放入电极,填充专利填料至指定深度;铺设隔离层、等电位层,最上层为混凝土覆盖层。电力分配系统可实现三相操作、单相操作控制地下温度恒定在设计值。抽提的尾气经气液分离,有机液相作为危险废物处置,废水处理达标后作为补水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气经吸附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
 

  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运行过程中污水、尾气、噪声均满足国家相关要求,未发生二次污染事件。处置后场地内土壤治理合格,达到居住用地土壤、地下水超标污染物风险控制值,且感官指标土壤颜色正常、无异味。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
 

  加热目标温度:120℃
 

  覆盖层:10-20厘米
 

  跨步电压:低于15伏
 

  尾气处理能力:10000立方米/小时
 

  冷凝水处理量:10吨/小时
 

  ◆投资费用 ◆
 

  设备投资约1.3亿元
 

  ◆运行费用 ◆
 

  运行费用约1.03亿元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
 

  可实现分层定深精准加热、分级调变控温、精细化输出电流,单台设备使用效率提升30%,并通过地表密封系统与抽提系统的协同作用,控制周边地下水和地面雨水对加热区的影响,有效减少热量向环境中逸散,节约能源。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原标题:“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 | 精准定深、低碳节能型原位热脱附技术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示范工程——南通印染厂原址污染土壤异位间接热脱附修复工程

    2023-07-16

  • 北京bceia精彩回顾,GERSTEL与您一同探究实验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3-09-24

  • 北京bceia精彩回顾,GERSTEL与您一同探究实验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3-09-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