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天体开发应建立科学界与工商界合作机制

经济观察网 20230913

  • 深空探测
  • 月球探测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英 “我希望有一个机制,有工商领域的领军人才与我们科学界共同探讨,如何对天体进行开发利用。现在还没有形成一种正式交换意见的方式、方法和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9月8日在“中欧话未来”讲座上说,各界需要共同研究,在天体开发上,中国工商界可以选择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目前这方面的想法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

 

 

受访者供图

欧阳自远以埃隆·马斯克为例,马斯克非常积极地向美国科学界提意见,还创造出了可回收火箭技术,大大降低了成本,已经被美国科学界采纳应用。

欧阳自远表示,未来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国要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其中月球探测是起点,火星探测是重点,小行星探测是热点,行星际穿越探测是亮点。

关于月球开发利用的前景,他认为,月球具有重大军事战略地位,月球的开发利用前景将支撑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在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幸福的进展中发挥重大作用,是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的转运站。

他表示,到2030年前,中国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建设月球科学研究平台,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建设有人驻留的月球基地,开发利用月球资源。预计到2036年至2045年间,有望建成综合型的月球基地,实现人类长期驻留,并完成全面、大规模的科学探测、技术试验与月球资源开发利用。

在火星探测上,他指出,由于地球受到多种内外在原因的潜在威胁,未来人类有望将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蓝色星球,再现“青山绿水”,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而针对小行星的探测,可以为地球规避灾难。欧阳自远介绍,在地球外围目前已发现近2万颗小行星,小行星分成四类轨道,有两类跟地球的轨道相交,这表明他们有可能撞上地球,并对人类产生极大威胁。目前研究已证明恐龙灭绝就是因地球被小行星撞击所致,地球被撞击后形成的尘埃弥漫在空中遮住了阳光,地球表面温度骤降了几十度,光线昏暗,植物大批死亡,恐龙食物链断裂,导致恐龙被饿死。

在行星际穿越探测方面,欧阳自远表示,地球、月亮、火星的探测属于类地行星范畴,而更远的行星际探测,包括四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将是未来的探测亮点,也将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查看全文

点赞

经济观察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小红书CMO谈商业化:传统的营销范式正在失效
    经济观察网
    2023-12-24
  • 第十七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幕
    经济观察网
    2023-12-25
  • 走红一年半,东方甄选是如何蜕变的
    经济观察网
    2023-12-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嫦娥四号测月雷达:揭示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

    2020-02-28

  • 我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

    2025-08-22

  • 俄罗斯将于明年首次向月球发射航天器

    2020-03-18

  • 未来月球或许将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0-04-0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经济观察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