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国产仪器精度提升需要高水平工匠

每天懂一传感器 20231005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9月23日,“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在广东东莞召开。9月23日,“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在广东东莞召开。大会由民革中央、广东省政协主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民革东莞市委会、《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执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发表演讲,从五个方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即进一步夯实经济回升的基础;着力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制造业的数智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品质提升;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特别是要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张军扩在演讲中重点讲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他认为,需要看到我国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品质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并非是技术差距所导致,而是由理念、意识和管理的差距所导致的。通过转变理念、意识,提升管理水平等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同样是巨大的。从制造业产品的种类上,中国可以说什么都有,甚至比发达国家还丰富,但要说品质好不好、好用不好用,往往还是赶不上不如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食品药品,到家具家电,从菜刀锅具到装备仪器等等,几乎涉及每一种产品类别,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指甲刀,都是德国、日本的好用。


张军扩举例说明,几年前他曾经到一个汽车厂家的实验室调研,实验室的检验检测仪器几乎全是进口,负责人也曾经在德国工作和生活多年,张军扩问他为什么不用国产仪器,他说国产仪器虽然基本都有,但就是不大好用,精度不够。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主要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材料问题,而是加工问题。他说德国制造这些仪器的技工,一般都有至少7、8年的经验,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所以有不少技术诀窍,能够做到很高精度。反观我国的技工,不仅高水平技工严重短缺,而且往往干不了几年就跳槽。


张军扩认为,由此可见,我国在创造有利于“大国工匠”培养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政策环境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功夫。包括品牌培育,特别是注入文化内涵等方面,发展的潜力都很大,随着我国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这方面需求和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查看全文

点赞

每天懂一传感器

作者最近更新

  • 对图像传感器的认识误区:传感器类型
    每天懂一传感器
    10-13 23:12
  • 进气压力传感器:汽车“呼吸”的智慧之眼
    每天懂一传感器
    09-25 02:16
  •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选对“耳朵”,听见水的“声音”
    每天懂一传感器
    09-23 18: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中国想实现制造强国梦还需要30年

    2021-03-10

  • 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宁波召开

    2022-07-28

  • 2022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出炉

    2023-02-01

  •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的通知

    2023-03-0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每天懂一传感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