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发现史前鳄鱼新物种中华韩愈鳄

西贝网 20220316

  • 古生物学
  • 鳄鱼物种
  • 生态灭绝
记者14日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古生物学家Masaya Iijima博士和刘俊教授在对馆藏于广东新会博物馆和顺德博物馆中鳄鱼标本研究中,发现了史前鳄鱼的新物种——中华韩愈鳄。

图片来源:@编辑态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生物科学》。据介绍,该研究解决了分子生物学家和形态学家对鳄鱼分类的争议,并为人类活动导致史前鳄鱼的绝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中国岭南地区,曾经生活过一些巨型的史前鳄鱼。这些鳄鱼体长超过6米,是当时生态环境中的顶级捕食者。公元9世纪,岭南韩江流域曾经存在“鳄患”。据史料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时曾试图警告鳄鱼,将猪羊投入恶溪(今韩江)命鳄离去,否则定将诛戮不赦,并写下了著名散文《鳄鱼文》。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史前鳄鱼新物种,与《鳄鱼文》中描述的“四处侵扰为害”的主角可能属于同一物种。科研人员以韩愈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新物种:中华韩愈鳄。

图片来源:@编辑态

课题组所研究的其中两件鳄鱼标本,骨骼上保留了人为砍杀的痕迹。C14测年结果表明其于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间遭到杀害,从而证实人类应当对中华韩愈鳄的绝灭负责。

刘俊说:“鳄鱼作为顶级捕食者,在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华韩愈鳄的绝灭为现代人类敲响了又一记警钟。”

据介绍,中华韩愈鳄是长吻鳄科的一种。与此同时,中华韩愈鳄头骨上还发现了翼状泡和鼻部赘生物,这两个特殊的结构在现生的鳄鱼中只出现在成年雄性恒河鳄中。因而,中华韩愈鳄雄性个体头骨上所展示的翼状泡和鼻部赘生物在性选择上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

Masaya Iijima博士和刘俊教授在中国的许多考古遗址中发现了鳄鱼遗骸,这些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鳄鱼遗骸先前都被当作了扬子鳄,但现生的扬子鳄只生活于中国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今,中华韩愈鳄的发现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图片来源:@编辑态

刘俊认为,中华韩愈鳄作为中国古代唯一可以“食人”的巨型爬行动物,可能在中国古代文明上留下了一些印记。一些古籍中关于龙的传说可能也受到了中华韩愈鳄的影响。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围绕这一新发现进行进一步探索。中华韩愈鳄亚化石中保留了一些软组织,这意味着有望从中提取古DNA物质,从而描绘出鳄鱼更准确的演化历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戴尔Precision 7920塔式工作站 面向未来设计 充分挖掘潜力

    2022-03-10

  • 现代动物或源于云南澄江浅水三角洲

    2022-03-29

  • 江西首次发现4.38亿年前最古老真盔甲鱼类

    2022-03-31

  • 霸王龙手臂短得离谱?古生物学家提出新理论……

    2022-04-0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