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R)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块(TBS)究竟有多大?

大怪科学 20231004

  • 5g通信
  • 物理层处理
  • 传输块计算

一、传输块(Transport Block)是无线网络在MAC层和PHY(物理层)间传递的数据包;在发送端向下传递,接收端向上传递中传输块(TBS)被映射到物理共享信道(PDSCH/PUSCH)前先由发送方进行物理层处理。

二、传输块传递与接收终端(UE)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传输块数据,而在尝试解码数据之前先确定传输块的(TBS)大小。这是通过RRC信令提供的半静态信息和由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共同获得的。而在上行终端(UE)首先量化单个资源块带宽内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单位的数量。

三、TBS计算公式3GPP在TS 38.214定义传输块(TBS)计算公式如下:

在这个公式中:

NRE:是每个资源块可用于数据传输资源单位的数量;

Nsumb:已分配给终端(UE)每个时隙的符号数。该信息是从PDCCH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提取的,也就是PDSCH资源分配的一部分;

Ndmrs:是分配给解调参考信号(DMRS)每个资源块资源元素数量,包括使用多用户MIMO时分配给其他UE的DMRS影响,如相关DCI格式天线端口查找表中的“无数据DMRS CDM组数量”列所示(如下表1所示)

Noh:表示减少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元素数量的任何额外开销,如CSI参考信号。基站使用Xoh-PDSCH RRC信元供额外开销值。信元可以具有0、6、1、2或18个资源元素的值。如果未提供,则假定值为0

如果N的值大于156,则NRE向下舍入为I56,即UE绝不会假设单个资源块的带宽内资源分配超过156个资源元素。当假设正常循环前缀时,单个资源块的带宽内资源元素总数是12 x 14=168。

NRE的结果值乘以分配资源块数量以生成NRE值。分配资源块数量是从 PDCCH上的DCI中提取,它是PDSCH资源分配的一部分。

最终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元素总数被转换成相应数量的信息位。信息比特的数量取决于调制方案、编码率和层数,即MIMO的使用。

四、终端(UE)侧传输块3GPP给出的标准化的计算公式式如下:

式中: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均从MCS表中提取。表中参数选择基于RRC和物理层信令。PDCCH上的DCI内“MCS”字段确定MCS表内的适当行。高调制阶数意味着每个资源元素可以传输更多数量的比特。

如果已经使用DCI格式I_O接收到PDSCH资源分配,则层数被固定为“1”。否则,层数从DCI格式1_1使用的“天线端口”查找表内的“DMRS端口”列获得。层数等于分配DMRS端口数。

如果为寻呼消息或随机接入响应(使用P-RNTI或RARNTI的DCI格式 1_0)分配PDSCH资源,则将缩放因子应用于Ninfo的值。缩放因子基于DCI格式1_0中的“传输块缩放”字段(该字段定义是指表1中行指针)。0.5和0.25的缩放因子减少了最终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导致较低的编码率,即增加的冗余提高了这些传输的可靠性。

其余步骤取决于Ninfo的值。如果N小于3824位则应用一个例程。否则,应用另一个例程。3824的阈值基于3840位的最大代码块大小,在使用“基图2”时可通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信道编码进行处理。CRC位在信道编码之前添加。小于3824位传输块添加了16位CRC,即添加CRC后的总大小最多可达3840 位。LDPC“基图1”可以处理最大8448位码块大小,因此小于3824位的传输块不需要在“基图1”和“基图2”的信道编码之前进行分段。

UE通过从下表中选择不小于Ninfo的最接近的传输块大小来完成该过程。



表1.TBS查询表






审核编辑:刘清

查看全文

点赞

大怪科学

作者最近更新

  • Aigtek功率放大器在传感器测试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大怪科学
    2天前
  • 泰科电子座椅位置传感器如何实现可靠保护
    大怪科学
    2天前
  • 中微爱芯推出高精度零漂移运算放大器AiP856X系列
    大怪科学
    4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G即将全面退网,升4G/5G物联网迫在眉睫

    2024-12-03

  •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的4G/5G通信解决方案

    2024-12-05

  • 黄茅海大桥中的通信解决方案:4G/5G通信

    2024-12-12

  • 无人机巡检系统:4G/5G通信与物联网卡赋能的现代巡检

    2024-12-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大怪科学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