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eSIM技术赋能的物联网生活 捷德登陆Tech G 2023

电子创新网 20231014

  • 物联网连接
  • 智能设备
  • eSIM技术

未来的科技生活是什么样子?10月12日拉开帷幕的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以下称"Tech G 2023"),为人们开启了"智慧生活新入口"。

长期以来,eSIM技术被视为物联网全领域部署的实质赋能者和加速器。在Tech G 2023 的场景展示区里,捷德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再现了物联网时代,eSIM技术支持下的智慧生活一隅。

捷德,eSIM领航者

多重驱动力,eSIM发展行进在"快车道"

eSIM(Embedded SIM)的主要特性是SIM模块作为芯片永久贴装在设备内,并且可以通过空中写卡(OTA)的方式来完成eSIM激活和切换运营商。

现阶段,物联网正在普及中,多元化的场景和需求应运而生。eSIM作为一种灵活、快速、高效的连接方案而备受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参与。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预测,从2022年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应用的eSIM市场存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9%,从5.99亿增长到47.12亿。

研究机构给出乐观预测的同时,eSIM在物联网领域大规模部署所涉及的标准化层面的限制也逐步得到解决。今年5月,GSMA发布物联网eSIM规格SGP.32,从而简化了物联网连接及部署时间,供应商之间的切换变得更加灵活。GSMA预测运营商和OEM将会致力于提高消费者对eSIM的认知,并在生态系统层面做更多的工作,提升eSIM激活、入网以及其他方面的用户体验。

与IoT行业伙伴现场交流

除了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eSIM技术的环保优势也与可持续发展方向非常契合。eSIM不需要单独的插槽,减少了硬件需求,从而减少了电子废弃物;eSIM运行中也不需要进行传统的物理接触,设备在待机和工作时消耗的能源比SIM卡设备更少。

eSIM催生变革,助力中国企业把握机遇

在Tech G 2023上,捷德还原了人们户外休闲时的场景。在这一方空间内,参观者可以通过使用现场的智能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沉浸式体验eSIM加持下的物联网生活片段。

eSIM 市场的增长来自各种垂直领域的共同推动,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翻译机,到无人机、MPOS、汽车,再到智能割草机、智能售货机、智能打印机等,捷德具备为各种类型的设备提供eSIM支持服务的能力。eSIM的核心能力是对连接生命周期的灵活管理,捷德凭借领先的物联网连接解决方案,确保物联网设备的全球连接和高效的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帮助客户解决灵活连接、稳定传输和数据分析三大关键问题,并为数据和设备提供安全保障。

捷德eSIM方案已在IoT各领域成功落地实施

作为定义SIM卡国际标准的中坚力量,捷德参与了SIM到eSIM的整个演进历程。1991年,捷德推出全球第一张商用SIM卡;2012年,与BMW合作推出世界首枚商用eSIM。在Juniper、Counterpoint等多家知名研究机构的市场分析中,捷德被列为全球eSIM领域领航者。2023年初,捷德率先实现了消费级eSIM下载量破亿,eSIM商用系统全球部署超270,在eSIM消费类终端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5%。

eSIM是数字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观点指出,2023年是eSIM发展的重要节点。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7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企业和产品正陆续走向全球市场。在物联网的浪潮中,捷德将为中国企业把握eSIM产业机遇提供支持,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挖掘市场潜力,拥抱变革时代。

稿源:美通社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创新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英飞凌承诺制定科学碳目标并将气候战略扩展至供应链
    电子创新网
    2024-01-16
  • 软通动力再次荣登中国新经济500强榜单
    电子创新网
    2024-01-13
  • 山东普正与KeyarchOS完成浪潮信息澎湃技术认证
    电子创新网
    2024-01-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纳米卫星有望成为物联网低功耗广域覆盖的理想选择

    2019-08-09

  • 物联网连接的三大挑战是什么?

    2020-03-02

  • 六大常见的物联网连接方法

    2020-03-04

  • 为什么说物联网需要LPWAN?

    2020-04-0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创新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