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助力下一代机器人可变形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319

  • 软体机器人
  • 机器人设计
  • 活性物质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参考消息》13日刊登美国《科学日报》网站报道《下一代机器人将有变形能力》。报道摘要如下:

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给软体机器人覆盖一些材料,使它们能以更有目的性的方式移动和运转。由英国巴斯大学主导的这项研究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

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他们使用“活性物质”进行的突破性建模可能标志着机器人设计的一个转折点。

普通软性材料的表面总会缩成一个球体。比如,水珠的出现是因为液体和其他软性物质的表面会自然收缩到尽可能小的表面积——即球体。但活性物质可以设计成能够对抗这一趋势。一个例子是包裹在一层纳米机器人中的橡皮球,通过编程,这些机器人可以协同工作,把这个球变为一个预先确定的新形状。

人们希望,活性物质将带来能自下而上运转的新一代机器。这些新机器不是由中央控制器来控制,而是由许多活性单位制成,这些单位会相互合作,以决定机器的运动和功能。这类似于人体生物组织的运转,如心肌中的纤维。

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覆盖响应型活性材料,还可以按需定制药物胶囊的大小和形状。这可能对药物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研究报告的通讯作者安东·苏斯洛夫博士说:“这项研究具有许多实用意义。例如,未来的技术可能制造出更软、能够更好地操作精密材料的软体机器人。”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理论并进行了模拟,描述了一种表面受到主动压力的3D软固体。他们发现,这些主动压力扩大了材料表面,同时拉动了下面的固体,从而导致了整体形状改变。固体呈现的精确形状可以通过改变这种材料的弹性性能来调整。

在下一阶段,研究人员将把这项一般原则应用于设计特定机器人,比如软体机械臂。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可伸缩传感器的研发现状与未来应用

    2018-12-07

  • 深圳先进院研制出仿变色龙软体爬行机器人

    2019-08-02

  • 国外研发软体机器人,能以每秒20倍身长的速度移动

    2019-08-16

  • 天津大学研发出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

    2019-11-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