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F5.5G,华为发布三阶段全光目标网架构

电子创新网 20231017

  • 5g通信
  • 全光网络

在UBBF 2023期间,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发表了题为“将F5.5G带入现实,迈向智能世界的关键里程碑”主题演讲,首次提出三阶段建网理念,指明视频驱动百兆建网、体验驱动千兆建网和智能驱动万兆建网是网络发展的三大驱动力。针对三大驱动力,华为发布了迈向F5.5G的三阶段全光目标网架构:全光覆盖实现百兆家宽、全光联接延伸千兆到房间、全光联算使能万兆无处不在。三阶段建设全光目标网能够满足每阶段热点业务带来的网络联接需求,将F5.5G带入现实,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在UBBF 2023发表主题演讲

第一阶段:视频驱动,全光覆盖实现百兆家宽

随着视频分辨率不断提升,视频交互、沉浸式XR的快速普及,带宽从十兆向百兆、千兆升级。在这一阶段,高清视频和多媒体交互成为最大驱动力,网络目标是实现全光覆盖和100Mbps家宽速率。运营商全面走向FMC,铜线快速转向FTTH全光网。系列化AirPON可以加速FTTH建设,并支持GPON和10G PON兼容,实现在热点区域快速提供千兆业务。同时,OTN下沉到城域、建设3D-Mesh的400G Ready骨干,支持带宽无阻塞、视频零卡顿。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创新为FlexPON、DQ ODN和高性能400G。

第二阶段:体验驱动,全光联接延伸千兆到房间

家庭数字应用不断丰富,带宽体验从客厅延伸到卧室、书房和厨房,视频应用即点即开,XR云游戏零眩晕,这些对网络的覆盖、带宽、时延、漫游等提出更高要求。在这一阶段,用户愿意为更优质的家庭网络联接体验付费,端到端的业务体验保障成为关键,网络目标因此成为实现端到端全光联接和1Gbps到房间。运营商需要升级10G PON全面提供千兆业务,并引入FTTR延伸光纤至房间,同时城域OTN下沉到CO并升级到100G,骨干升级到400G,实现超宽无阻塞。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创新为FTTR、城域池化波分和网络智能管控系统。

第三阶段:智能驱动,全光万兆无处不在

AI加速内容制造,推动了行业智能化转型,在流量激增和海量数据上云的情景下,网络需要升级到以算力为中心,提供总线级联接能力。算力、网络和用户就像电脑CPU、总线和外设之间的关系,数据中心的算力、存储与用户之间需要通过高性能网络进行实时高速信息交互。这一阶段的网络目标是实现全光联算,万兆无处不在。

在这一阶段,FTTR需全面升级,支持全光家庭总线,整合联接、感知、计算和存储能力,提供全屋10Gbps,并带来末端IoT设备的即联即用;同时,接入升级到50G PON,且前向兼容GPON、10G PON,城域OTN全面下沉到CO,骨干网升级800G OTN构建全光云总线,实现用户与DC、DC与DC间全光一跳直达。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创新是50G PON、骨干800G,同时OTN需要面向DC场景进行架构设计。基于此,华为发布了下一代OTN:Kepler平台,单机调度容量超过100T,新结构结合新材料将每Gbit功耗降低65%,PUE降低到1.2,同时提供智能计算单元,全面提升联接效率。

迈向F5.5G的三阶段全光目标网架构

从F5G到F5.5G,三阶段全光目标网能够保证每一阶段之间的并行演进和平滑升级,靳玉志表示:“运营商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最合适的全光目标网建设方案,100M改变内容,1G改变体验,10G改变社会,这是时代赋予通信行业的历史使命,华为希望与产业界携手共进,将F5.5G带入现实,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来源:华为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创新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英飞凌承诺制定科学碳目标并将气候战略扩展至供应链
    电子创新网
    2024-01-16
  • 软通动力再次荣登中国新经济500强榜单
    电子创新网
    2024-01-13
  • 山东普正与KeyarchOS完成浪潮信息澎湃技术认证
    电子创新网
    2024-01-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光纤通讯技术发展趋势探讨:如何选择光纤通讯器件?

    2020-06-23

  • 华为王金辉:F5G全光网将带来更大产业空间

    2020-08-29

  • 揭秘华为全光网布局:如何推动全光城市的落地?

    2020-09-24

  • 信通院赵文玉:算力时代,城域光通信技术将聚焦多维热点持续加速发展

    2022-12-2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创新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