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到2025年累计研制45项以上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标准

感知实验室 20231023

  • 智能制造
  • 钢铁行业
  • 工业网络



钢铁作为“工业粮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钢铁工业具有生产流程连续、工艺体系复杂、产品中间态多样化、大型高温高压设备集中、人因安全要求高等特征,属于典型的流程型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市场、环保、竞争等挑战,亟需通过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场景应用,提高行业的绿色环保水平、安全保障能力、生产制造效率。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组织编制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解决标准缺失、滞后等问题,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促进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指南》指出,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研制45项以上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和装备层、车间层、工厂层、企业层、产业链协同层各层级标准,优先制定基础共性标准以及绿色低碳、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关键应用场景标准,突出标准在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和迭代提升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为世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指南》提出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体系结构、体系框架、建设内容,并给出了现行和在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清单以及未来标准建设重点,系统解决了建设钢铁行业智能工厂需要标准“做什么”、“有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其中,《指南》明确建设内容包括:


(一)基础共性标准


主要包括通用、检测、评价、工业网络、赋能技术5个部分。用于统一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术语定义、检测方法、评价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以及钢铁行业在工业网络、赋能技术等方面的共性技术标准。其中,通用、检测、评价内容对应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基础共性”部分建设内容,工业网络、赋能技术内容对应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智能赋能技术”部分建设内容。


1.通用标准

主要包括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术语与定义、钢铁工业数据分类与编码、智能工厂参考架构、物料标识编码等标准。主要用于规范与统一对智能制造的认知理解,以及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所需的标识、编码、参考架构等基础通用标准。


2.检测标准

主要包括铁水、钢水等成分智能分析,长材、扁平材等钢产品外形、轮廓、表面、力学性能智能检测与预测等标准。主要用于保障钢铁行业产品质量,推动智能技术在检验检测与实时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3.评价标准

主要包括钢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实施指南、钢铁智能工厂评价实施指南,钢铁行业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等方面评价评级标准。主要用于指导钢铁企业识别智能制造现状,摸清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点方向,为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规划提供参考。


4.工业网络标准

主要包括体系架构、网联技术、云基础设施、网络与数据安全 4 个部分。主要用于指导钢铁企业建立符合自身产品特色需求的工业网络,从架构、基础技术、项目建设、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参考。


5.赋能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工业大数据、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工业软件、算法模型与优化 6 个部分。主要用于指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领域融合应用,进行深度建模、训练与优化,提升钢铁行业智能生产工艺水平。


(二)装备层标准


主要包括无人运输装备、工业机器人和人机协作系统 3个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单体智能装备的功能、质量、接口和性能提升标准。


1.无人运输装备标准

主要包括面向钢铁行业厂内及跨厂的自动引导车、桥式起重机、钢制品运输车、传动运输设备、矿山铁路运输设备、井下运输设备等装备的技术要求,以及面向上述装备的智能感知、控制系统、运维诊断、远控/集控、无人驾驶等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用于指导现场作业少人化、无人化,为装备远控、集控、协同等提供技术参考。


2.工业机器人标准

主要包括高炉出铁厂机器人作业、自动加保护渣等围绕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巡检、操作、包装、质检等对主辅工序以及公辅作业中实现代人操作的机器人相关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智能工业机器人在钢铁行业的相关应用及技术参考。


3.人机协作系统标准

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中增强信息辨识度的色彩设计技术要求等人机交互相关技术标准。主要用于提高钢铁行业相关工业系统的界面设计水平、降低复杂度、减少误操作,保障生产安全并提高系统可用性、易用性。


(三)车间层标准


主要用于规范工序级(车间)业务活动的相关标准,涉及工艺产线管控、生产作业、工序级质量控制、业务集成优化和模型建设等,包括矿山、原料场、炼铁、炼钢、轧钢和其他 6 个部分。


1.矿山标准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实验室

作者最近更新

  • 荧光氧气传感器用于煤矿下氧浓度检测
    感知实验室
    2024-11-07
  • 南砂晶圆旗下中晶芯源8英寸碳化硅衬底生产基地投产
    感知实验室
    2024-06-25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感知实验室
    2024-06-0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企业智能化后道工厂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运用

    2018-12-08

  • 理解智能制造概念及智能制造产业链

    2019-08-20

  • 国内首创光电编码器核心技术 达国际先进水平

    2019-08-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实验室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