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观察:德国电信非实时RIC和5G网络切片概念验证有何意义?

最新黑科技 20231029

  • 5g通信
  • 网络切片
  • Open RAN

C114讯 10月27日消息(艾斯)来自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报告写到,不少舆论都在讨论5G的“失败”,但坦白来说,电信运营商主要针对大众市场消费者,5G NSA部署只不过是更高速的4G体验。在利用低频段进行部署的情况下,运营商通过4G通道来填充5G,用户获得的是4G体验。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让5G标志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这应该不会令人太过惊讶。

Omdia首席分析师Joe Hoffman指出,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即将发生变化,德国电信(DT)在最近的两篇关于网络切片和Open RAN智能控制器(RIC)的新闻稿中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这一点。由于网络切片和Open RAN在德国电信的网络演进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这些事件视为相互关联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电信的第一篇新闻稿是关于其对非实时RIC的概念验证。第二篇则讲述了德国电信针对企业服务的动态切片和编排概念验证。这两项概念验证都为多供应商系统集成提供了经验教训。

非实时RIC和rAPP新闻稿表明德国电信愿意接受这项最终将帮助RAN优化无线电性能的技术。德国电信将来自Juniper和VMWare的RIC以及来自AirHop和VIAVI Solutions的rApp集成到其自主开发的SMO(服务管理和编排)框架中,该框架指导了Mavenir RAN。德国电信分享了关于Open RAN生态系统的经验教训和建议。

在第二项概念验证中,德国电信将其网络的端到端切片结合在一起,通过来自Blue Planet的MDSO(多域服务编排)、Mavenir的云原生5G核心网和爱立信的RAN,跨越了从BSS到RAN的移动设备边界。德国电信展示了5G切片的编排,旨在满足企业用户的应用交付需求,端点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闭环生命周期。这一概念验证展示了以下使能因素:

·企业客户的产品订单;

·用MDSO分解订单并将其分配到技术领域;

·模型驱动的RAN和核心域分钟级切片编排和端到端服务编排;

·网络功能的动态实例化,如用户平面功能(UPF);

·客户SIM订阅和配置。

网络切片不是企业客户选择的东西。这一切隐藏在幕后,因为没有人购买切片,相反,他们购买的是由底层切片和自动化计划支持的服务带来的优势。剩下的就是基于这种切片和编排技术构建的企业应用。

为什么要将这些单独的概念验证关联在一起?

德国电信打算通过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服务,将其网络发展到大众市场消费者之外。多源采购和支持现有基础设施是演进的一部分。此外,分享经验教训有助于促进Open RAN生态系统供应商改进其产品,并为商用部署做好准备。作为集中式自组织网络(CSON)的继承者,随着集成问题的解决,对非实时RIC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网络切片和编排概念验证表明德国电信致力于为企业的应用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性能。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当消费者技术的“尽力而为”不足以满足企业级SLA时,这些服务将是适用的。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娱乐场所周围陷入瘫痪,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将其归咎于移动网络,因为自动驾驶汽车无法连接网络。显然,“所有的线路都很忙”。通过网络切片编排的专网SLA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行动胜于雄辩。

德国电信意欲何为?这表明,它打算利用5G网络的自动化和优化优势进军企业业务市场。多供应商、多域编排将帮助德国电信从大众市场消费者电信运营商成长为一家能够利用其5G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世界级技术公司。

【注:Omdia由Informa Tech的研究部门(Ovum、Heavy Reading和Tractica)与收购的IHS Markit技术研究部门合并而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机构。】

查看全文

点赞

最新黑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1583万债务压顶!又一家传感器企业宣告破产
    最新黑科技
    05-03 15:23
  • 实务 | 汽车常用传感器的归类
    最新黑科技
    03-20 13:33
  • 传感器在六氟化硫SF6气体泄漏报警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最新黑科技
    2024-11-1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预测称六年内中国运营商5G网络开支约1600亿美元

    2020-03-19

  • 南方电网5G智能电网项目成GSMA首个网络切片PoC案例

    2020-04-16

  • 加速5G落地实施 北京联通启动5G SA网络公测

    2020-06-23

  • 三星宣布推出开放和虚拟化5G RAN设备

    2020-07-0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最新黑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