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插即用”纳米颗粒可靶向多种生物目标

小叶大话科技 20231031

  • 生物医疗
  • 纳米颗粒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纳米颗粒,其表面经精心设计,可容纳任何选择的生物分子,从而可定制纳米颗粒以靶向肿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实体。研究论文30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


与转基因细胞膜表面结合的生物分子的活细胞荧光可视化图,该细胞膜充当模块化纳米颗粒的涂层。 
图片来源:张实验室/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

这项技术兼具简单性和效率。研究人员可采用模块化纳米颗粒基底并方便地附着在靶向所需生物实体的蛋白质,而不是为每个特定应用制作全新的纳米颗粒。

该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纳米工程教授张良方称,这是一种“即插即用”的平台技术,可快速修饰功能性生物纳米颗粒。

模块化纳米颗粒设计的关键是一对合成蛋白质,称为SpyCatcher和SpyTag。它的工作原理是:SpyCatcher嵌入纳米颗粒表面,而SpyTag与目标蛋白质(例如针对肿瘤或病毒的蛋白质)进行化学连接。当SpyTag连接的蛋白质与SpyCatcher修饰的纳米颗粒接触时,它们很容易相互结合,使目标蛋白质能够毫不费力地附着在纳米粒子表面。

研究人员对人胚胎肾293细胞进行了基因改造,以在其表面表达SpyCatcher蛋白。然后,将细胞膜破碎并涂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颗粒上。随后,将这些纳米颗粒与SpyTag连接的蛋白质混合。

团队在患有卵巢肿瘤的小鼠中进行了测试,这些纳米颗粒装载有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每3天通过静脉给小鼠注射一次,总共注射4次,最终抑制了肿瘤生长,同时提高了存活率。接受治疗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为63—71天,而未经治疗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为24—29天。


查看全文

点赞

小叶大话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PID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小叶大话科技
    2024-11-12
  • 全球传感技术:未来已至,发展无限
    小叶大话科技
    2024-07-15
  • 光电倍增管才是单光子探测的yyds
    小叶大话科技
    2024-07-1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美国首批附带传感器的数字化药片上市

    2018-12-08

  • 浅谈超声波传感器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2018-12-09

  • 瑞士开发柔性微型机器人 可在体内运送药物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小叶大话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