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温诗铸院士

共读科技 20231105

  • 机械工程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摩擦学专家、原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温诗铸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摩擦学专家、原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温诗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温诗铸院士1932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调电力工程系燃气轮机教研组,担任机械组组长。1976年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设计教研组副主任、主任。1981年后,先后担任摩擦学研究室主任、摩擦学研究所副所长、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重组建设为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名誉主任。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润滑与密封》编委会主任;《机械工程学报》《摩擦学学报》以及《Friction(摩擦)》《Trib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摩擦学)》《Tribotest(摩擦测试)》等期刊编委。


温诗铸院士是国内开展摩擦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一直坚守在摩擦学研究的前沿。作为学术带头人,温诗铸院士带领团队发展了面向工程问题的弹流润滑理论,提出了薄膜润滑理论,推动了现代润滑设计理论的发展;开拓了纳米摩擦学研究,为超精密表面制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开展机械界面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了摩擦学学科向广度方向发展。


温诗铸院士出版学术著作7部共12版,包括《摩擦学原理》(共四版)、《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抗磨损设计》《纳米摩擦学》(共两版)、《界面科学与技术》《界面力学》和《Principles of Tribology(摩擦学原理)》(共两版)等。这些著作有力推动了摩擦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温诗铸院士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摩擦学专业的研究生与博士后,他专门设立“温诗铸枫叶奖”,经常鼓励学生和青年教师要敢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说:“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坎坷和磨难面前要乐观,要笑对人生。”


温诗铸院士为我国摩擦学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温诗铸院士的逝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温诗铸院士!


查看全文

点赞

共读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图像传感器平台:推动汽车安全功能普及的关键引擎
    共读科技
    3天前
  • 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要求上有何不同?
    共读科技
    4天前
  • 色标传感器:小身材也有大作用,选对了事半功倍
    共读科技
    09-25 01:5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一步即可完成装卸的igus直线滑块

    2022-04-01

  • 破解2000多年前的天文计算器之谜 一窥古希腊人眼中的宇宙

    2022-04-12

  • 机器人“左右开弓”!哈工程学子力压群雄获国赛最佳设计奖

    2022-08-07

  • 盘点全球最好的7所机器人工程专业学校

    2022-08-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共读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