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质谱可以走多远 不如先来看看成果

传感器文摘 20231112

  • 质谱技术
  • 科研仪器
  • 加速器质谱仪

  质谱、色谱、光谱,即便不从事科研工作,大部分人也知道这些科研仪器。
 

  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些仪器都是工具。工具好,科研工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在我国,发展科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人才培养到器才引进,一直以来都在追求塑造出更好的科研环境。但即便如此,就前面提到科研仪器,却成为了研究推进过程中的一道道坎。
 

  说国产没有好的科研仪器,多少是妄自菲薄了,但是如果从核心技术着手,国产的科研仪器发展的可谓是捉襟见肘。事实上,这也是现代技术环环相扣的结果,简单的说我们缺少的并非技术力,而是核心技术本身,以至于我们想要创新产品,许多时候也只能看国外脸色。这一点在质谱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但是坎固然存在,却并非跨不过去,国家支持、人才自强,终归还是能带来些积极收益的,甚至其中不乏振奋人心的成果。质谱成果也同样在其中。
 

  如若最近有关注国内的科研报道,便会得知我国在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据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整套系统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较传统装置缩小2/3。而该成果也为加速器质谱仪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可不要小看了该成果的意义。首先,加速度质谱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质谱分析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离子加速到非常高的速度,再进入质谱分析单元从而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及辨识度,在分离放射性同位素和其丰度高的其它同位素上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可用于微量元素分析、稀有粒子探测、极微量核素的高灵敏测定,在天体物理、环境变化、海洋资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收到广泛关注。
 

  也正因如此,这种仪器对于工艺及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实现小型化、紧凑化可谓难上加难,自然也就成为了各国的热点。
 

  提到这里,我国研制的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在技术上的突出表现就更值得一谈了。简单地说,相关团队突破了传统装置的结构难点,成功将加速器质谱仪长度压缩到1米(传统装置的1/3),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了其基本的功能性。而整套系统下来,也比传统装置小许多,占地面积控制到了30平方米左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还对物理与束流光学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传输效率和测量灵敏度(均已通过实验验证)下,让设备的经济性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也侧面证明了,我们拥有能力,让国产质谱或者说国产仪器走的更远。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器文摘

作者最近更新

  • 大陆集团携手纳芯微,打造更安全的汽车压力传感器芯片
    传感器文摘
    2024-10-31
  • 氧气传感器控制婴儿保育箱内氧气的浓度
    传感器文摘
    2024-08-25
  • 安芯电子车规级6英寸晶圆设计制造项目开工
    传感器文摘
    2024-07-3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北京怀柔建设“科仪谷” 聚焦高端科学仪器

    2020-05-19

  • 质谱应用:医疗领域中的质谱技术

    2020-07-08

  • 科研仪器如何协助揭露古气候秘密?

    2020-07-31

  • 创新是高端仪器仪表的唯一出路,并不存在弯道超车

    2021-03-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器文摘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