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7nm制程,看半导体巨头如何拼了老命为摩尔定律延寿

中国IC网 20231118

  • 摩尔定律
  • 光刻技术
  • 7nm制程

7nm制程是一种半导体制造工艺,指的是在半导体芯片上制造出的最小线宽为7纳米(nm)。这里的线宽指的是AD8065ARTZ-REEL7芯片上电路元件的尺寸,它影响着芯片的性能和功耗。7nm制程的出现标志着摩尔定律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

芯片的制造工艺常常用XXnm来表示,比如Intel最新的六代酷睿系列CPU就采用Intel自家的14nm++制造工艺。所谓的XXnm指的是集成电路的MOSFET晶体管栅极的宽度,也被称为栅长。栅长越短,则可以在相同尺寸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它指出每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会翻一番,性能也会增加一倍,成本会减少一半。这一定律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制程尺寸不断缩小,面临了许多技术挑战。

制程尺寸的缩小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光刻技术的限制。光刻技术是制造芯片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用于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随着线宽的缩小,光刻机需要使用更短波长的光源,但是较短波长的光源很难实现,因此光刻技术受到了限制。

其次,制程尺寸的缩小也会带来晶体管的漏电问题。当晶体管尺寸变小时,电流在导体之间的隔离变得更加困难,导致晶体管的漏电增加,功耗也会增加。这对于功耗敏感的移动设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半导体巨头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来开发7nm制程。首先,他们采用了新的材料和结构来解决晶体管漏电问题。例如,FinFET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晶体管的漏电,提高性能和降低功耗。

其次,他们也在光刻技术上进行了创新。使用更高分辨率的光刻机和多重曝光技术,可以实现更小尺寸的线宽。同时,还引入了双极紫外光刻技术(EUV),这种技术使用较短波长的光源,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图案。

此外,半导体巨头还加大了对新材料和工艺的研发力度。例如,使用硅基材料替代传统的硅氧化物,可以提高晶体管的导电性能。同时,还研发了更高效的散热技术,以应对功耗的增加。

总的来说,7nm制程是半导体行业为了延续摩尔定律而付出的巨大努力。通过创新的材料、结构和工艺,半导体巨头成功地克服了制程尺寸缩小带来的技术挑战,实现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这不仅推动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也为下一代芯片制程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中星微集团创建人:国家要全力推进芯片的国产自主替代

    2020-05-27

  • “小芯片”未来5年市场规模将达58亿美元

    2020-06-01

  • 深度丨续命摩尔定律,小芯片时代来临!

    2020-06-09

  • 未来科技纳米机器人有多强?植入人脑,真能秒速获取知识?

    2020-07-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