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截至 10 月底全球有近 9500 个航天器在轨工作,中国运载火箭总发射次数已超 500 次

我是程序员 20231118

  • 运载火箭
  • 探月工程
  • 航天器

IT之家 11 月 19 日消息,据新华社,中国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 18 日在北京表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底,全球有近 9500 个航天器在轨工作;中国运载火箭的目前总发射次数已超 500 次。

他表示,近 10 年中国火箭发射的频次大幅提升,中国运载火箭每完成 100 次发射所需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短。

据介绍,我国第一个“100 次发射”用时 36.4 年,第二个 100 次用时 7.5 年,第三个 100 次用时 4.1 年,第四个 100 次用时 2.6 年,而第五个 100 次仅用了 1.6 年。

他透露,中国国家航天局对于未来规划了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到 2030 年推动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 2045 年推动中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

杨保华称,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 70 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 25 吨;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 150 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 50 吨。

在第 74 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全体会议期间,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深空探测 / 采样返回发射表:

  • 鹊桥二号中继星 2024 年 3 月发射

  • 嫦娥六号 2024 年发射

  • 小行星采样返回天问二号 2025 年发射

  • 嫦娥七号 2026 年发射

  • 嫦娥八号 2028 年发射

  • 火星采样天问三号 2028 年发射

  • 木星探测器天问四号 2030 年发射

  • 中国载人登月 2030 年发射

今年,中国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规划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之前就曾介绍,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 2024 年前后实施,它的主要任务是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

相对的,后续的嫦娥七号将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嫦娥八号计划于 2028 年前后发射,将配合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 2030 年前建成,对月球资源勘探和利用等进行一系列试验。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降落在不同的地点。

嫦娥七号计划 2026 年前后实施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这项任务非常复杂,风险系数也非常高,嫦娥七号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降落的航天器。

IT之家查询发现,嫦娥七号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它们将在月球南极进行复杂的探测活动,包括在坑内飞行寻找水。月球南极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光照条件和温度都是极端的,给嫦娥七号的设计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大家很关心中国的载人登月问题,我们是不是在 2030 年前就有希望能够实现中国人到达月球了?对此吴伟仁称:“2030 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这没问题的。”

相关阅读: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十号”,将用于登月任务》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查看全文

点赞

我是程序员

作者最近更新

  • 紫光国芯登陆新三板
    我是程序员
    2024-07-20
  • 拜登政府又要为美国芯片行业“爆金币”?主要因为这一重大隐患……
    我是程序员
    2024-07-02
  • 四月同比增长5.7%!我国制造业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我是程序员
    2024-05-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运载火箭已安全运抵航天发射场,火箭的顺利发射 仪器仪表不可或缺

    2020-02-25

  • 蓝色起源公布New Glenn火箭大型鼻锥成品——直径7米的巨大设备

    2020-03-06

  • SpaceX公布下一代运载火箭Starship相关手册

    2020-04-01

  • 揭秘中国长五B火箭的四大黑科技

    2020-05-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我是程序员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