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拆解比亚迪,惊叹:中国功率半导体已具备与行业巨头抗衡实力

感知新人类 20231121

  • 逆变器
  • 电动汽车
  • 功率半导体

日经BP先前对中国比亚迪(BYD)的电动汽车型号“海豹(SEAL)”进行了详细分解,并与日本名古屋大学未来材料与系统研究所教授山本真义一同对海豹的逆变器和DC-DC转换器等电力转换器进行了深入的拆解和分析。山本基于这一分析结果发表了演讲,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最新纯电动汽车的电力转换器上,强调了中国企业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实力。

图片

通过拆解,发现比亚迪配备了由他们自己生产的功率半导体元件(功率元件)的模块(功率模块)。有趣的是,比亚迪的功率模块与德国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的车载功率模块“HybridPACK Drive”非常相似,甚至在性能上可能达到或超过后者。值得一提的是,英飞凌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而HybridPACK Drive作为车载功率模块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出货量在2021年5月已超过100万个。这表明比亚迪已经具备了与行业巨头竞争的能力。

图片

图为中国中车集团的车载功率模块等

除了比亚迪,日媒还指出中国中车(CRRC)集团也在崛起。作为全球最大的铁路车辆制造商,中国中车的集团企业一直致力于生产铁路车辆逆变器使用的功率模块,并近年来加大力度开发车载功率模块。该公司生产的模块产品与HybridPACK Drive相似,据称,在实际性能测试中超过了产品目录上的指标。山本真义教授表示,中国中车的崛起使得某些日本功率半导体制造商高层感到危机,认为中车的车载模块将很快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也进一步显示出中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不仅是目前主流的硅(Si)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在作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碳化硅(SiC)产品领域,中国企业也在蓄积实力。  

熟悉半导体行业的Informa Intelligence高级咨询总监南川明也持同样的观点。在2023年7月召开的NIKKEI Tech Foresight的会议上,南川提出看法认为,虽然中国企业的技术目前与第一阵营的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但“由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追赶上(领先企业)的时间不断提前”。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新人类

作者最近更新

  • 拉压力传感器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
    感知新人类
    02-14 16:15
  • 又一车企自研自产电池!
    感知新人类
    2024-07-04
  • 存储芯片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感知新人类
    2024-07-0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解密特斯拉四大超级工厂,透视特斯拉汽车降价前兆

    2019-11-29

  • Vishay推出首款经AEC-Q200认证的厚膜高功率电阻,有助于减少元件数量并降低成本

    2020-02-21

  • 车用半导体元件产值逐渐衰退,厂商应该怎样重新规划?

    2020-02-24

  • 韩国科学家研发可大幅提升容量的新型电池材料

    2020-02-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新人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