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预警有底气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仪表网 20220325

  • 激光云高仪
  • 气象观测仪器

  【仪表网 仪表企业】导读: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气象灾害预警,常被人们称为“信号灯”,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科学技术来筑牢。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数据显示,过去50年,气象灾害造成全球2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3.64万亿美元。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灾难还在继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第六次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更频繁、更强烈,干旱和洪水风险及社会损失进一步增加。
 

  “及时监测、预警,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根据全球适应委员会评估,提前24小时对风暴或热浪发出预警,可将其产生的损失减少30%。
 

  “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气象灾害预警,常被人们称为“信号灯”,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科学技术来筑牢。
 

  气象预警的第一步是观测,通过各种‘神器’,即气象观测,看清大气的微妙变化。气象观测气象信息收集、气象预警、气象预报等工作的基础,也是现代气象工程中能够展现气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用到非常多的气象观测仪器,这些仪器有的涉及物理学、化学的基础定理,有的则涉及到复杂的天文学技术,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准确的气象数据。
 

  例如激光云高仪就是一种采用激光进行云量测量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激光发射到接收间的时间来计算测量地点距离云层反射点的高度,然后通过对时间积分的方式确定云量;再例如透射式能见度仪这个用来量化能见度的仪器,这款仪器是通过测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水平空气柱的平均消光系数来计算空气能见度的。
 

  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气象部门多措并举,一方面“织密网”,发力提升观测能力——依托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聚焦重要流域和防汛河段、洪涝灾害典型易发区等地,更新1500个自动气象站,新建500个自动气象站,建设20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和60部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并着重提高观测资料应用能力。
 

  科技让预警有底气,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仪器仪表功不可没。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印度机场将采用激光雷达探测设备获取云层数据

    2019-01-10

  • 风云卫星完成定标试验 气象观测仪器知多少

    2020-03-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