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智慧养老案例:50多个传感器保障独居老人安全

传神阿堵 20191030

  • 传感器部署
该智能传感器项目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2015年开始投入研发,无需安装摄像头,只要将50多种传感器放在家中各角落,就可通过数据即时还原用户的各项指标。

  智慧养老强调对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使用,智能养老服务则是利用感知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响应的生活环境,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未来,智能养老的主要形式是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及适老智能硬件设备的普遍应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推出一个名为“非打扰智能传感器”的新项目,该项目将会在老年人家中各角落安装传感器,通过将数据整合在一起,旨在协助看护者随时对家中亲人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

资料图,图文无关

  据了解,该项目由南洋理工大学在2015年开始投入研发。无需安装摄像头,也无需直接观看,只要将50多种传感器放置在家中各角落,就可通过数据即时还原用户的各项指标。项目旨在更全面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同时让忙于工作的子女和看护者安心。

  据介绍,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将发送至手机应用和网站,使用者可选择将数据生成文本、语音或3D动画,以供观看。具体来说,这些传感器可安装在冰箱门、沙发或大门口等各角落,推算家中老人用户的用餐情况、体重或社交状态。比如,他们可能因为焦虑和孤独而不断开关门,或突发重病体重骤降。这些都可根据日常生活状态,较为精准地推测出来。

  两年前,该智能传感器项目便开始在志愿者家中安装测试,如今已有15个家庭用户尝试使用,另外,不少老人也对该项目表示欢迎。

  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有老人认为被摄像头监视会失去尊严,而传感器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除家庭外,项目也可在养老院、看护中心等地方实施,让看护者同时监测多个人情况,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机器手臂上安装有传感器,不会限制患者自由行动。资料图

  延伸阅读:安有传感器的电动轮椅可辅助患者起身站立

  10月上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展出16个与医疗、护理、居家等问题相关的研究项目。其中的一个展出项目,是名为“机器人助手”的电动轮椅。与市面上的轮椅不同的是,机器人助手将更大程度辅助腿脚不便者自行站立、行走和坐下。当患者有意从轮椅起身时,坐垫会自动倾斜抬高,同时,机器手也将“搀扶”患者站起来。

  此外,机器人还会一直跟随走动的患者,一旦患者出现失去平衡的情况,例如跌倒、倾斜或滑倒,身后的机器人就会立刻“出手相救”。该项目研究员李磊介绍,机器手臂上安装了传感器,这样就可做到不限制患者自由的效果。而且,机器人虽然跟着患者,但并不会让人感到有被拉扯的压力。只有当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机器人才会伸出援手。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传神阿堵

传感器行业分析师,主要从事传感器应用,市场分析等领域,现为传感器专家网专栏编辑。

作者最近更新

  • 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怎么解决?这篇告诉你!
    传神阿堵
    2021-07-08
  • 传感器检测运转速度的方法有哪些?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传神阿堵
    2021-07-08
  •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
    传神阿堵
    2021-07-0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安装2000多个传感器,智能技术为中国最大矿砂船装上大脑

    2019-04-09

  • 把传感器放在窗户上,就可以改善空气和流动性?

    2020-07-20

  • 物联网逐渐成为跟踪行业创新的重要原因!

    2021-04-06

  • 李想点评友商“双激光雷达”设计方案 没想到对方也很“懂行”

    2022-04-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神阿堵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