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底做实验 底下2400米实验室投入科学运行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进行研究的基地,承担着推动科技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的艰巨任务。与此同时,根据项目需求的不同,实验室的特性以及科研环境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也正因如此,如今各国存在着许多风格迥异的实验室场所,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研究在合适的实验室被开展。而其中地下实验室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
地下实验室,又称硬岩石实验室是为开展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可行性研究而模拟地下处置库建造的地下研究设施。由于需要在地底建设,因此这种实验室的建设难度比传统实验室要高许多,但是相对的,实验室的价值也高出许多。而就在近日,我国最深最大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12月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以下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并迎来首批10个实验项目组入驻。
关于锦屏大设施
锦屏大设施地处四川凉山锦屏水电站锦屏山隧道中部地下2400米处,以水电站深埋长隧洞为基础建设,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一期)(简称“一期实验室”)基础上建设而成。相较于一期实验室实验室,锦屏大设施建筑空间从4000立方米增加到330000立方米,是当之无愧的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领域的“国之重器”。
锦屏大设施的意义
锦屏大设施作为开放共享的大科学装置后续将服务于暗物质、中微子、核天体物理等前沿物理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我国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推动科技创新都有重要意义。而除了这些之外,设施本身也是我国实验室综合建设实力的体现。
据悉,该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考虑了岩爆、涌水、大理岩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氡气”等一系列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技术攻关,通过复合材料以及建筑工艺,最终实现氡气抑制率超99%。并且在此基础上,还研发使用了低辐射水泥、金刚砂、岩棉及一批低辐射机电设备,进一步降低了实验室辐射本底,提高实验室“纯净”度,提升了实验室的实验精准性。长达9000米的新风管道和内部超过1500米的送风管道则保障了实验室的新风供分稳定。
值得的是,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锦屏大设施已建设成为具备“极低环境氡析出”“极低环境辐射”“超低宇宙线通量”“超洁净空间”等多种优势的国际一流深地实验室,对我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以及辐射防护科学事业有积极的推进意义。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光电传感器:看不见的“眼睛”,看懂你的生活拾壹芯
09-25 00:48 -
为什么你的车启动困难?聊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那些事拾壹芯
09-25 02:31 -
压阻传感器:藏在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觉”拾壹芯
09-23 20:52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