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银河航天张世杰:卫星通信将是6G时代实现泛在互联网的关键

感知博士 20231209

  • 卫星通信
  • 低轨卫星
  • 6G通信



凤凰网科技《科创第一动力》出品

作者|蒋浇

编辑|于浩


今年9月,华为首款卫星通信手机Mate60热销,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卫星通讯服务。一夜之间,卫星互联网成为了舆论热议话题,相关概念股也受益大涨。


手机厂商们角逐“卫星通信”,有着抢占6G先机的野心。而从全球来看,美国在卫星通信技术比较靠前,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Starlink(星链)卫星系统已发射总数已超过5300颗,并推出了直连手机服务。


在星链带动下,低轨卫星通信快速发展,宽带卫星互联网和物联网已成现实。那么,对比星链,中国的卫星通信能力如何,商用化进程走到了哪个阶段?未来卫星通讯是否会成为手机标配?



近日,“2023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我们在会后采访了NI亚太区商业航天负责人刘金龙、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张世杰,两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卫星互联网产业的见解。


张世杰认为,未来6G时代,卫星通信是实现泛在互联网的基础。在技术方面,国内卫星互联网与国际先进水平没有代差,最大区别在于产业化思维。他表示,SpaceX以商业为导向,实现了火箭和卫星的工业化,成功推动了产业链的进步。


01.卫星制造迎来“福特时刻”,把互联网搬上太空成为现实


所谓“卫星互联网”,即需要发射大数量的卫星形成通信网络,信号能覆盖整个地球,这种能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等通讯服务的卫星系统,具备低延时、广覆盖、宽带化的特点,被称为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


相比于传统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打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可以用于航空、航海、军事、应急通信等多个特殊场景。换句话说,沙漠、戈壁无人区等极端环境没有地面网络信号覆盖,就无法与外界进行通信,而卫星通信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不仅如此,华为、苹果等主流厂商在产品中增加卫星通话这一功能,也使得卫星服务离人们生活更进一步。


通信卫星根据轨道高度不同,主要分为低轨、中轨、高轨三类。高轨通信卫星单星覆盖面积达,主要用于导航、气象观测、通讯,其轨道高度约为36000公里,典型代表有中国电信的“天通一号”;轨道高度小于2000km的低轨通信卫星,具有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发射灵活等优势,最出名的莫过于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链系统。


在星链的带动下,卫星互联网正进入低成本时代,这也打开了商业航天的想象空间。根据GSMA的数据,到2025年,低轨卫星通信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全球卫星通信收入规模将达到数百亿美元。


在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及卫星通信也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银河航天就是之一。2022年3月5日,银河航天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卫星。2023年7月23日,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该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主要功能为低轨道宽带通信。


张世杰认为,卫星通信从产业构想到逐步落地,背后主要的推动力是成本降低。“当前卫星从过去的科研产品转变为工业品,相当于卫星的“福特时刻”,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卫星制造成本,为低成本的星通讯服务创造了基础。”


以往卫星均是单颗制造,用于特定领域,在测试、元器件、制造等方面成本高昂。SpaceX则借鉴了工业制造模式,通过类似于汽车流水线生产模式降低成本,使得批量生产卫星变得可能。


另一面,苹果、华为等手机厂商在内的产业链下游企业,推动着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整合,形成了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促使卫星通信从过去面向企业的2B业务转变为面向消费者的个人业务。


“卫星通信将是6G时代实现泛在互联网的关键。”在张世杰看来,技术水平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并无明显差距,关键区别在于产业化思维。SpaceX以商业为导向,实现了火箭和卫星产业的产业化,通过打造可回收火箭,以及充分利用工业基础如特斯拉和SolarCity等,成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博士

作者最近更新

  • 过氧化氢传感器在icu病房终末消毒中的应用
    感知博士
    2024-09-19
  • MR市场浪花再起!多款新品发布,技术卷向光机、传感器、处理器
    感知博士
    2024-08-29
  • 丙酮传感器TGS1820在呼吸气体丙酮含量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感知博士
    2024-07-1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正式启动6G研发工作 国外也正展开相关技术研发

    2019-11-07

  • 我国打造首个天基物联网系统 未来应用场景广阔

    2019-11-20

  • 五角大楼计划建造超级太空传感器层

    2020-02-16

  • 通讯领域科技新焦点:卫星互联网技术

    2020-02-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博士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