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山体滑坡早期预警信号

传神阿堵 20191108

  • 加速度传感器
  • 山体滑坡监测
  • 早期预警系统
印度理工学院曼迪校区的科学家们发现,经过一些修改后,加速度传感器还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山体滑坡早期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目前已取得一些成功。

  印度位居全球滑坡之首,印度每年因山体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卢比,死亡人数超1000人。想要预测山体滑坡,就需要一些专业的仪器,如建筑行业使用最广的全站型电子测速仪,该仪器采用激光探测,使用频率最高。另外,还有边坡雷达,通过雷达探测微小位移。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可能大面积山区铺开,只能针对有地质迹象的重点地方进行关注。那么有没有更加便捷实用性强的低成本方法呢?


山体滑坡,资料图

  印度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利用智能手机上常见的运动传感器,来探测它们的低成本技术。目前,这种装置正在喜马偕尔邦的20多个地方进行试验。喜马偕尔邦每年上百人死于山体滑坡。他们希望这个发明有助于大幅减少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和损害。

  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速度变化的运动传感器。在智能手机中,该功能可以让人们使用指南针和地图应用,甚至可灵活地自动水平或垂直翻转屏幕。

  来自印度理工学院(IIT)曼迪校区的科学家们发现,经过一些修改后,加速度传感器还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山体滑坡早期预警系统。研究人员估计改装后的预警系统制造成本大约是282美元,相当于近2000元人民币,相比现有的昂贵技术,十分经济适用。

  计算机工程师瓦伦达特博士和他的同事土木工程师乌代博士正在领导这项技术的开发工作。他们使用运动传感器来测量土壤的运动。当研究人员把它嵌入土壤时,加速度传感器会随着土壤的移动而移动。本质上,如果有外力作用于土壤,土壤就会移动,传感器的作用是记录下运动的范围。


该校科学家安装的滑坡早期预警监测设备,资料图

  研究人员解释说,一系列小的土壤移动可能有助于为正在形成的更大灾难提供早期预警。由于早期预警来自于微小的移动,所以探测滑坡比探测地震要容易,地震的探测需要很短的预警时间。

  该设备会测量土壤中发生的所有移动,当它检测到可能导致山体滑坡的重大位移时,就会发出巨大的报警声,并会向监控机构发送短信,以便他们能够疏散该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并且阻止车辆前往该地。

  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功。在喜马偕尔邦曼迪区的库特罗皮,成功地发出了即将发生山体滑坡的警报,警方成功地疏散了附近的车辆,之后山体滑坡完全损毁了附近的道路。

  今年早些时候,州政府与国家灾害管理局(NDMA)合作的研讨会上,他们展示了这项技术,并收到了很多将其商业化的请求。现在正准备进一步的市场化推广。科学家希望这项技术更具有预测性而不是反应性,因此针对设备产生的数据集,该团队已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并希望它能开发出算法,使他们能够提前24小时甚至一周预测山体滑坡。

  目前,这些算法正在改进中,科学家们希望在2020年季风到来之前,该设备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准确地发出预警,过滤掉虚假信号。研究人员十分乐观,表示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它将非常有用。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传神阿堵

传感器行业分析师,主要从事传感器应用,市场分析等领域,现为传感器专家网专栏编辑。

作者最近更新

  • 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怎么解决?这篇告诉你!
    传神阿堵
    2021-07-08
  • 传感器检测运转速度的方法有哪些?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传神阿堵
    2021-07-08
  •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
    传神阿堵
    2021-07-0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技术在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城市中的应用

    2018-12-04

  • 世界首台电梯预警救援车问世 搭载多种物联传感技术

    2018-12-04

  • 国内初创公司开发带加速度传感器的智能物流包装盒

    2019-03-22

  • 日本公司用内置传感器的眼镜监测员工的注意力集中情况

    2019-03-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神阿堵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