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多家企业加入600W 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

智能制造网 20220402

  • 光伏组件
  • 分布式光伏
  • 连接器
我们充分认可600W 组件的可靠性和发电性能,史陶比尔在支撑大电流方面自然有充足的把握,此次加入,希望在高端技术方面与600W 联盟企业强强联合,推动高效光伏发展。

  600W+生态因其蓬勃的生命力,不断吸引更多优秀企业的加入。2022年以来,国内外多家企业加入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其中就包括全球电连接系统安全专家史陶比尔。加入联盟之际,史陶比尔专家还做了科普,电气安全与组件的电流大小无本质关联,提醒用户及安装商重视直流拉弧产生的真正原因,从正规渠道选择高质量的光伏组件和连接器零部件,提升系统现场施工质量,杜绝风险,让600W+分布式用户100%安心。
 

  1892年,史陶比尔创办于瑞士苏黎世,至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集团。史陶比尔是连接器领域技术最前沿、最权威、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为国际众多工业领域的客户提供创新电连接解决方案。
 

  目前史陶比尔已正式加入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对于此次加入600W+联盟,史陶比尔(杭州)电连接器事业部总经理洪卫刚表示,“随着光伏行业迈入6.0时代,超高功率、卓越效率的600W+组件已经成为市场应用共识,如今更成为分布式场景的最佳选择之一。我们充分认可600W+组件的可靠性和发电性能,史陶比尔在支撑大电流方面自然有充足的把握,此次加入,希望在高端技术方面与600W+联盟企业强强联合,推动高效光伏发展”。
 

  针对市场上对大电流组件尤其在分布式场景下产生直流拉弧的担心,史陶比尔(杭州)电连接器事业部产品和技术服务经理沈钱平从根源指出直流拉弧产生的四大原因:劣质连接器、低质组件,不当操作、材料老化。连接部分接触不良及低质量组件内焊点焊接不良是引起直流拉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要想避免直流拉弧风险,就要选择正规企业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及线缆等原材料,避免绝缘材料破损或老化;避免不同厂家连接器混插,专业操作;组件的汇流带、接线盒焊接也必须要保证较高的焊接质量。
 

  沈钱平称,直流拉弧产生概率与组件的电流大小无本质关联。模拟实验表明,逐渐分离电路中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大电流电路和小电流电路都会发生电弧现象,且电弧强度无明显差异。因此,在材料工艺和施工状况相同情况下,在单一连接点处,大电流组件和小电流组件发生直流拉弧概率在同一水平。
 

  也有人担心,电流增大后,连接器能否适应。对此,沈钱平表示,连接器的载流能力一般在30-40A,应对组件功率升高毫无压力。“以史陶比尔MC4-Evo 2为例,搭配4mm?光伏电缆时,它的额定电流能够达到45A,完全满足组串通流要求,还有很大余量。”
 

  600W+组件非但不会增加电气风险,反倒能显著降低光伏系统发生直流拉弧和火灾事故的概率。工程系统中节点越多,发生故障和失效的概率就越高。所以,减少光伏系统中电气连接点数量就可以降低失效风险。高功率、低电压的600W+组件可以显著减少24%的组件间连接点,减少35%的组串级连接点,从源头上极大地减少了潜在风险点的数量。
 

  历时一年半,600W+联盟已从最初的39家发展到了现在的近100家。产业链各个领域权威企业及机构的加入,再次印证了600W+的实力和影响力,也共同推进在全球范围内光伏高端技术的合作,强强合作。至今,600W+联盟不光全面覆盖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企业、机构,更注重结构优化,构建600W+更完善生态气候。
 

  原标题:全球电连接系统安全专家加入600W+联盟,揭晓分布式光伏电气安全重点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今年开年以来光伏产业链累计扩产规模超210GW

    2020-04-03

  • 光伏企业协鑫集成将在合肥建立60GW超级组件工厂

    2020-04-07

  • 3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66.8GW 环比增164.6%

    2020-04-17

  • 国内光伏发电建设放缓 分布式份额提升

    2020-05-1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