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原子钟? 稳定性刷新国际纪录

科技消息 20240131

  • 北斗导航

武汉,1月13日,中国新闻社 (马芙蓉 杨婷婷)记者周三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技创新研究所获悉,研究员梅刚华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氯原子钟,测量了9E-14(1E-14是百万亿分之一)和9E-15。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短期稳定性指标。



近日,国际期刊发表了相关成果《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论文评审专家认为,研究工作“创造了短期频率稳定性的新纪录”,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据了解,原子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子钟,用于卫星导航、通信、电力、金融等领域。在卫星导航领域,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对系统定位和授时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1997年以来,梅刚华一直致力于研究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星载氯原子钟,并分批装备在北斗导航卫星上。其中,2016年成功开发的第三代星载氯原子钟,秒稳定性为7E-13,1万秒和天稳定性为E-15量级,创造了当时频率稳定性的国际纪录。该团队在2016年创造的国际纪录再次刷新。


梅刚华表示,技术突破将有助于开发高质量的微波振荡器技术,开发新一代北斗系统星载原子钟。


但他还指出,高精度原子钟不仅要有良好的短期稳定性,而且要有良好的中长期稳定性。任务仍然非常困难,以将中长期稳定性提高到与E-14量级秒稳定性相匹配的水平。这也是他和他的团队的下一个方向。(已完成时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消息

作者最近更新

  • 流量计的应用,你想到了几种?
    科技消息
    03-21 08:13
  • AMD宣布推迟发售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
    科技消息
    2024-07-25
  • 中航红外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制基地项目竣工
    科技消息
    2024-07-1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在我国桥梁养护这一数千亿大市场中大有可为

    2018-12-07

  • 京张高铁中国首条智能高铁上座率创新高, 半个月发送旅客数量惊人

    2020-01-16

  • 科技力量全面助力 创新技术各显神通

    2020-03-06

  • 我国北斗导航距完成全球组网仅一星之遥

    2020-05-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消息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