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如何助力雾天道路车辆预警?静态目标车辆检测是关键

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 20240227

  •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可以识别静态目标,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为了防止功能误触,会滤除静止目标的特征。然而,在车辆预警的实际应用中,静态目标的检测十分必要。目前用于雾天安全行车诱导的车辆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对射与毫米波雷达,而雾区车辆检测雷达可同时检测动态与静态目标车辆,有效提取静止车辆信息,广泛应用于低能见度环境下的各等级道路车辆检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毫米波雷达可否检测静态目标?

实际上,毫米波雷达,以及所有波段的雷达都可以识别静态目标。这是电磁波传感器(雷达)的基本属性,如果不能识别静态物体,就违背了电磁波反射的物理本质。

如果你说的所谓不能识别静态目标,不是本质原因,而是一个表象。因为我们有时候对雷达信号处理是要滤除静止物体的特征的,这样的算法叫做:“静态杂波滤除”。

静态杂波滤除就是将多普勒速度为零的信号去除,这样的话基本上所有零速、微动目标都会被抑制掉。之所以需要过滤静态目标,是因为静态目标和周围的环境或道路上的其他设施没法区分开来,为了防止功能误触就把静止目标给过滤掉了。

所以说不是毫米波雷达不能检测静态目标,而是不需要雷达检测静态目标的这部分信号。但往往在一些车辆预警的实际应用场景,静态目标的检测有十分必要,如恶劣天气条件下静态事故车辆检测。

在团雾、雾霾、夜间、雨天等能见度低环境下的高速公路上驾驶车辆时,若前方发生车辆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极易增加车辆追尾,连环撞车等恶性二次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进一步造成大面积交通拥堵,这就需要高速雾天安全行车诱导系统的车辆检测设备帮助进行静态车辆检测预警,对后方来车进行预警,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防止追尾。

目前用于雾天安全行车诱导的车辆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对射与毫米波雷达。车辆故障、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往往等表现为车辆目标的长时间静止,红外对射传感器在检测静止车辆时采用的是线性对射,调试维护不便;探测范围有限,无法覆盖整个检测区域,盲区大;同时受恶劣天气影响,易衰减易误报。

传感专家

对此,巍泰技术创新推出可同时检测动态与静态目标车辆的雾区车辆检测雷达WTR-563。这款雾区检测雷达可同时对检测区域内的动态、静态车辆目标进行准确探测,并有效提取静止车辆信息,辅助进行雾天智能安全行车引导,以及当前路端事件判断,如交通拥堵、车辆追尾、车辆故障等,可广泛应用于低能见度环境下的各等级道路车辆检测,应急车道、停车位占用检测等。

查看全文

点赞

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

专注于微波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作者最近更新

  • 巍泰技术:如何用RTK与GNSS融合推动定位技术的未来?
    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
    05-19 17:20
  • TurMass™技术赋能RTK无线定位系统,开启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新时代
    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
    05-12 17:22
  • TurMass™如何解决UWB定位标签在高并发环境下的通信冲突
    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
    03-17 15:0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需尽快掌握核心技术

    2018-12-05

  • 国内首台无人驾驶矿车:靠传感和雷达技术实现无死角感知

    2019-02-19

  • 保隆科技发布自动驾驶传感器新品

    2019-02-28

  • 雷达技术原理与雷达的应用

    2020-02-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