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团队研制出世界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小叶大话科技 20240419

  • 量子互联网
  • 量子光源芯片

据媒体报道,4月18日,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首次成功开发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电子科技大学“银杏一号”城市量子互联网研究平台的新里程碑式进展,也为全球量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量子互联网以其独特的“量子隐形状态”和“量子离物状态”原理,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传统互联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更高的信息传输安全性、更高的信息获取准确性、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等。量子光源芯片作为量子互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像一个“量子灯泡”,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电子束曝光和干法蚀刻工艺,研究团队成功克服了氮化镓晶体膜生长、波导侧壁和表面散射损失等技术问题,首次成功应用于量子光源芯片的研发。与广泛使用的氮化硅等材料相比,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输出波长范围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输出波长范围从25.6纳米大幅增加到100纳米,显示出单片集成发展的巨大潜力。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尖端研究所的周强教授解释说,这一突破意味着“量子灯泡”可以点亮更多的“量子房间”。该技术可以满足更多用户以不同波长访问量子互联网的需求,通过为量子互联网提供更多波长资源,从而促进大容量、长距离和高保真量子互联网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在量子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不久前,他们成功地将光纤通信带固态量子存储的容量提高到1650个模式。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该领域的世界纪录,也为量子互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年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科技计划,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被选为“物理亮点”重点宣传报道,进一步突出了电子科技大学在量子互联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小叶大话科技

作者最近更新

  • PID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小叶大话科技
    2024-11-12
  • 全球传感技术:未来已至,发展无限
    小叶大话科技
    2024-07-15
  • 光电倍增管才是单光子探测的yyds
    小叶大话科技
    2024-07-1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多国已未雨绸缪 量子通信布局起风了

    2020-05-11

  • 量子隐形传态为数据通信提供了快速通道

    2022-04-14

  • 德国研究团队实现了两个原子在33公里光缆上的纠缠连接

    2022-07-08

  • ITU-T会议批准KT主导的量子互联网技术为国际标准化项目

    2023-03-2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小叶大话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