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已经老了,鸿蒙找到了突破口,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变局已现

维科网 20220412

  • 物联网
  • 鸿蒙系统
  • 安卓系统

鸿蒙系统在手机市场突飙猛进,固然让拥有安卓的谷歌慌了,但是让谷歌更慌的是在多屏融合方面,华为的鸿蒙系统内核之一的Lite OS已在物联网市场取得领先优势,而谷歌Fuchsia OS的发展却步履蹒跚。

一、谷歌在物联网市场落后

谷歌以安卓系统成功占据手机市场,每年销售的13亿手机当中,超过10亿部采用了安卓系统,由此谷歌在手机市场取得了绝对优势,它也由此每年从安卓手机市场获取数百亿美元的利润。

数年前谷歌就清楚地明白智能手机市场终将成为过去,物联网等行业的兴起会最终取代智能手机,因此它早就未雨绸缪发展多屏融合系统Fuchsia OS,然而如今的市场现实却让谷歌突然意识到它似乎在多屏融合方面已落后于华为和苹果,这让它有点心慌。

华为的Lite OS已获得它自家的生态链产品支持,穿戴、小家电等产品都已植入Lite OS系统;Lite OS还获得了美的等家电企业的支持,基于该系统开发出它们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在华为自家的产品和众多家电企业的支持下,目前已拥有1亿多用户。

苹果则一直在打造自己的封闭系统,它的MAC OS系统早已归入IOS部门,两者日益融合,依托于强大的苹果品牌,如今的苹果产品日益丰富,多屏融合可谓稳步推进。

Fuchsia OS发展至今仅有它自家的智能音箱采用,安卓手机企业至今都对Fuchsia OS无动于衷,甚至安卓手机企业都在发展各自的物联网系统,原因就在于它们已被安卓搞怕了,不希望继续由谷歌继续掌握它们的命运。

二、谷歌的慌乱

面对鸿蒙系统的快速发展,谷歌连连出手,在去年中发布安卓12的时候,谷歌列出的合作伙伴中包括了众多中国手机企业,但是眼尖的人士却发现其中没有华为,业界人士认为这是谷歌正式不再将华为列为合作伙伴。

近期谷歌更要求应用开发者在上载安卓应用的时候不允许带有鸿蒙的SDK,借此限制应用开发者同时为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开发应用,如果应用开发者为鸿蒙系统开发应用就得重新编译,以此减缓鸿蒙系统完善生态的进度。

然而谷歌虽然采取了措施限制鸿蒙系统的发展,但是它自己在发展Fuchsia OS的时候却未见有所突破,Fuchsia OS项目工程总监Chris McKillop的突然离职,就可以看出谷歌对于自家在多屏融合方面未能取得进展而担忧,因此需要有人对此负责。

其实这不能完全归咎于Fuchsia OS的负责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谷歌自身,它不能轻易舍弃当下安卓系统带来的丰厚收益,因此试图缓缓推进Fuchsia OS,然而苹果和华为在多屏融合方面的推进已无法让谷歌等待下去,它担忧自己会因此而在物联网市场被淘汰。

还有就是如上所述,安卓手机企业对Fuchsia OS不太支持,它们此前全力支持安卓系统,然而谷歌却违反了之前对安卓系统保持开放的承诺,不断限制安卓手机企业开发差异化功能,导致安卓手机高度同质化,导致它们在高端手机市场难以与苹果竞争,更因谷歌迫使安卓手机企业塞入众多的谷歌应用导致系统日益臃肿,系统占用资源庞大、卡顿严重等问题,因此安卓手机企业都在为自己的物联网产品开发特有的系统。

上述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如今谷歌在物联网市场的落后,而鸿蒙系统和苹果取得了领先优势,考虑到苹果只会采用自家的封闭系统,拥有鸿蒙系统的华为和谷歌才是直接竞争对手。操作系统市场与其他市场有很大不同,无法同时存在两三个系统,只会一家独大,PC和智能手机市场最终都剩下一个系统证明了这一点,如此情况下谷歌当然慌了。

       原文标题 : 安卓已经老了,鸿蒙找到了突破口,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变局已现

查看全文

点赞

维科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甲烷传感器在甲烷和氢呼气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维科网
    2022-10-25
  • 2022年超声波雷达行业研究报告
    维科网
    2022-10-24
  • 温湿度传感器在老化试验箱中的应用
    维科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诺基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传感系统

    2018-12-06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维科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