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未完全接种病例死亡风险与早期相当

澎湃新闻 20220418

  • 生物医疗
  • 疫苗接种
  • 病死率分析

目前在全球流行的主导毒株奥密克戎BA.2导致的病死率究竟如何?实际上尚无统一的认识。在香港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香港第五波疫情,得出结论:没有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者,面对奥密克戎BA.2变异毒株面临着与感染早期新冠原始毒株相似的死亡风险。

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题为“2022年1-3月香港地区SARS-CoV-2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y of infections with SARS-CoV-2 Omicron BA.2 variant in Hong Kong, January-March 2022)。研究团队来自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世卫组织传染病流行病学和控制合作中心、香港健康数据发现实验室。研究团队写道,在COVID-19大流行的头两年,香港共经历了四波规模相对较小的疫情,共报告了12631例(每千人1.6例)COVID-19确诊病例和213例死亡。但在2022年初经历了以奥密克戎(Omicron BA.2.2)为主的一波疫情,对香港来说可谓是一场真正的“大流行”。

2021年年底开始,奥密克戎BA.2最终主导了香港第五波非常大的疫情,并最终在2022年3月初达到顶峰。根据香港卫生署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4月17日零时,香港第五波疫情共导致8926宗曾对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死亡个案。

这项最新的研究分析了香港第五波SARS-CoV-2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写道,自2020年初以来,香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密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包括检测和追踪、确诊病例隔离、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隔离,以及严格的旅行和边境限制、社区范围内的社交距离措施等。“这些措施已经非常有效地控制了此前四波本地疫情暴发,但没有防住第五波的大流行。”

在第五波疫情中,香港感染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官方报告的确诊病例超过110万例。通过RT-PCR核酸检测和快速抗原检测发现的每日病例数在3月4日达到峰值。而此前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指数增长,翻倍时间为3.4天。

在前四波(A组)和第五波(B和C组)疫情中,香港确诊的COVID-19本地病例和死亡人数。

香港是全球最早检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迎击奥密克戎的地区。论文中提到,截至1月22日,香港共发现136例本地感染奥密克戎的确诊病例,其中72%(98/136)存在可识别的传播链。这些病例与4个集群(由输入性病例发起)有关,最大的集群包括49个病例。

在上述可识别传播链的98个病例中,34%(33)为奥密克戎BA.2,55%(54)为女性,73%为已完成初级系列疫苗接种的人。所有这98例能确定病毒暴露信息(26%的病毒为单一暴露时间),其中80例(82%)在病例确诊时报告了症状。BA.1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4岁,BA.2病例平均年龄为30岁。

在这项研究中,共有80例(57例BA.1和23例BA.2)被纳入潜伏期分析。奥密克戎BA.1和奥密克戎BA.2的平均潜伏期分别为4.58(±1.72)天和4.42(±1.42)天。据估计,95%感染奥密克戎BA.1和奥密克戎BA.2的患者在接触后7.7天和7.0天内出现症状。

接下来,研究团队还进行了系列间隔(serial interval)分析,即从一代病例发病到二代病例发病的时间间隔。对BA.1,估计的平均值和中位系列间隔分别为3.30(±1.95)天和3.17天;对于BA.2,估计的平均值和中位系列间隔分别为2.72(±1.51)天和2.52天。

他们总结指出,这些数据表明,与其他SARS-CoV-2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系列间隔等更短。

研究团队还重点进行了第五波疫情的病死率(CFR,患者死亡人数除以该病所有患者人数)风险分析。论文写道,截至3月23日,相关第五波疫情中共有6320人死亡。其中103例是在2月15日之前报告,即第五波疫情的早期,和此前四波疫情一样,当时所有COVID-19病例只有通过RT-PCR确诊。

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估计,在第五波疫情中未完成初级系列疫苗接种的病例的年龄特异性病例死亡风险(CFR)与所有年龄组中第一波至第四波中的病例死亡风险相似。

论文指出,而在第一至第四波中,80岁及以上患者的死亡率最高(24.9%,95% CI: 20.9, 29.3),与第五波疫情中同一年龄组未接种疫苗的患者相似(21.7%,95% CI: 17.1, 26.8)。在第五波中,未完成初级系列疫苗接种的80岁人群的病死率(CFR)似乎是完成初级系列疫苗接种的同一年龄组人群(11.1%,95% CI:4.2, 22.6)的两倍,64-79岁组的病例情况也类似。

研究团队总结称,香港第五波的高死亡人数,原因主要为短时间内的高感染发生率,以及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在第五波疫情开始时,香港地区疫苗的总接种率为70%左右,但在65岁以上和80岁以上人群中,分别只有50%和20%的人完成了初级系列疫苗接种。对应的情况是,在截至3月23日的所有年龄死亡病例中,65岁以上的死亡病例占92.5%(5844/6318),80岁以上的死亡病例占70.8%(4472/6318)。

按接种情况对香港第1-4波和第5波COVID-19病例死亡风险的年龄分层估计。

研究同时着重指出一点,在动物模型中,奥密克戎感染显示出发病机制减弱,在南非和其他地方的严重程度看起来也相对较轻。然而,他们的这项基于香港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在这第五波疫情中,未接种疫苗的病例的死亡风险与之前几波疫情相似,这表明BA.2的内生严重性可能并不比祖先毒株低多少。

研究团队认为,这项研究强调了实现高疫苗接种覆盖率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老年人中。他们认为,3剂科兴灭活疫苗或2剂mRNA疫苗BNT162b2对60以上老年人对严重疾病的保护效力非常高。

香港卫生署此前披露的新冠死亡个案报告初步数据分析也显示,在第五波疫情中,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为86岁。死亡病例中73%未接种过疫苗,超过95%死亡病例为60岁以上老年人,92%死亡病例有已知长期病患情况。

数据分析还显示,香港第五波疫情总的病死率为0.74%。其中,未接种疫苗患者病死率为2.97%;接种1剂疫苗患者病死率为0.97%;接种2剂疫苗患者病死率为0.16%,接种3剂疫苗患者病死率为0.04%。报告强调,接种任何三剂疫苗,死亡风险大幅減少,特別是较年长的年龄组别。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查看全文

点赞

澎湃新闻

作者最近更新

  • 瑞典科学家发明导电“土壤”“拔苗”助长
    澎湃新闻
    2024-01-02
  • 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对外发布,预计明年投入应用
    澎湃新闻
    2024-01-07
  • 科学家×创业者|为恒智能孙耀杰:新型储能火太旺,三五年后便会尘埃落定
    澎湃新闻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美国首批附带传感器的数字化药片上市

    2018-12-08

  • 浅谈超声波传感器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2018-12-09

  • 瑞士开发柔性微型机器人 可在体内运送药物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澎湃新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