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卡脖子,汽车氧传感器国产化突围的难点究竟在哪里?
我国汽车氧传感器国产化面临的难点主要存在起步晚、法规日益严格、关键技术短板、原材料卡脖子等问题。
汽车氧传感器作为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反馈传感器,对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燃油燃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汽车氧传感器国产化面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挑战:氧传感器的生产工艺要求极高,尤其是汽车氧传感器多层陶瓷芯片的材料与配方、关键工艺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导致国内企业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 市场竞争:国内汽车氧传感器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如博世、日本特殊陶业等)占据,国内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
- 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氧传感器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质量与价格对产品有直接影响。
-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国内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减少对进口氧传感器(尤其是陶瓷芯片)的依赖。
- 政策与法规: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特别是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氧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耐用性提出更高要求,这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为氧传感器行业带来新挑战,企业需紧跟市场趋势持续创新以适应行业变革。
- 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氧传感器行业起步较晚,虽近年取得一定进步,但在核心技术指标上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2023年全球与中国汽车氧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为2135.64亿元和768.83亿元人民币。据预测,全球市场规模将以5.2%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持续增长,到2029年有望达到2946.8亿元,市场潜力显著。(数据来源:贝哲斯咨询《全球及中国汽车氧传感器市场调研报告》)
江苏惟哲新材料以氧化锆、氧化铝和玻璃复合材料及金、银、铂等金属浆料为基础,结合低温共烧陶瓷(LTCC)和高温共烧陶瓷(HTCC)工艺研究,在汽车、摩托车、通讯基站、医疗健康、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多领域展开产品开发和应用。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从移动空间到生命空间:智能氧舱如何重构汽车价值标准sensor7012965405-28 10:21
-
呼吸机 VS 制氧机:功能原理、适用人群及协同使用全解析sensor7012965405-16 11:21
-
车载智能氧舱:如何用氧传感器技术打造健康呼吸新场景?sensor7012965405-14 17:22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