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监拍装置专业科普:输电线路安全的智能守护者

鼎信科技 20240816

  • AI图像识别
  • 北斗定位

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监拍装置专业科普:输电线路安全的智能守护者

在当今电力行业中,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输电线路往往跨越复杂多变的地形环境,特别是偏远无信号区域,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难以实时掌握线路状况。针对这一现状,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监拍装置DX-BDS100-JP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全面的功能,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监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深圳鼎信智慧将从专业的角度科普装置的功能、特点以及应用前景。

一、装置概述 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监拍装置集视频监测、AI智能识别、北斗高精度定位、无线通信及自主供电于一体的综合监控系统。该装置专为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控设计,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替代传统人工巡检,实现对输电线路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二、核心功能 1. 视频监测与图像识别 装置采用工业级图像传感器,白天像素高达1600万,并具备夜视功能,感光强度低至0.001LUX,确保全天候捕捉清晰图像。前端嵌入神经网络硬件AI智能算法,能够精确识别导线漂浮物、树障、施工机械、吊车、挖掘机等潜在隐患,以及山火、异物悬挂等异常情况。一旦识别到异常,装置将立即拍照、录像,并实时上传至监控中心,为运维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 北斗高精度定位 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装置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故障和异常情况的精确定位。这一功能不仅提高了监控效率,还使得运维人员能够迅速锁定问题区域,进行针对性处理,从而大幅提升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无线通信与数据传输 装置支持4G/5G/WIFI全网通通信,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物联网卡,实现灵活、高效的通信。在无信号区域,装置通过北斗短报文服务实现数据的双向通信,确保监控数据的实时回传和指令的下达。 4. 自主供电系统 装置采用太阳能与锂电池结合的供电系统,确保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稳定、持久地运行。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源状态,根据充放电情况控制电源输出,以保持较低功耗并延长待机时间。这一设计使得装置在无信号、无电源供给的偏远地区也能正常工作。 三、优势特点 高效智能:AI智能识别技术大幅提升监控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误报和漏报。 全面覆盖:无信号北斗技术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确保输电线路安全无虞。 灵活通信:支持多种通信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自主供电:太阳能与锂电池结合,确保装置长期稳定运行。 成本效益:价格相对便宜且适合大批量安装,有效降低人工巡检成本。 四、应用前景 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监拍装置在输电线路巡线、防外破、树木超高、施工现场塔吊监控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装置不仅能够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方式,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对此小伙伴们有着什么更好有效的看法以及问题吗?欢迎大家进行讨论留言!  

查看全文

点赞

鼎信科技

深圳市鼎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香玉儿工业园,是致力于智慧电网等行业智慧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研发制造商;公司提供智慧电网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推出的智慧电网系列包括输电

作者最近更新

  • 露天矿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单人部署 多源融合 高密度电法
    鼎信科技
    06-30 09:21
  • 矿山多点图像位移监测系统的高精度变形测量新突破
    鼎信科技
    06-30 09:20
  • 井工矿人员井下精确定位装置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在煤矿等井下作业环境中,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安全事故频发,如爆炸、冒顶、透水、中毒及机电设备事故等,这些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井下
    鼎信科技
    06-30 09: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复亚智能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2020-05-19

  • 强夯智能施工系统

    2021-12-13

  • 我国首个地铁北斗定位系统开建:国内规模最大

    2022-03-22

  • IoT每日热点 | 物联网为今年前四大成长行业之一;我国首个地铁北斗定位系统开建;工信部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

    2022-03-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鼎信科技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