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新标准下的技术革新与环境保护

智能传感 20240819

  • 电化学传感器
  • 恶臭气体监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并控制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24),将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
这一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新标准不仅强化了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还特别强调了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监测的重要性,为填埋场的环保监管提供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指导。

新标准下的监测要求

新标准明确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建立自行监测制度,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对水污染物、甲烷气体、大气污染物以及场界恶臭污染物和无组织气体等进行定期监测。其中,对恶臭污染物和无组织气体的监测频率分别设定为每月至少一次和每季度至少一次,这体现了对公众健康和周边环境质量的高度关注。

先进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为了满足新标准的监测要求,填埋场需要引入一系列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恶臭气体监测

恶臭气体是影响填埋场周边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和光离子化PID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对多种恶臭气体的精准识别和量化。例如,工采网提供恶臭气体在线监测系统中国标8+1恶臭气体检测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PID传感器,能够高效、准确地监测填埋场排放的恶臭气体,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甲烷气体监测

甲烷是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其监测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非分散红外(NDIR)传感器以其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成为甲烷气体监测的首选设备。DYNAMENT 高分辨率红外甲烷传感器 - MSH-PS/HC,能够实时监测填埋场内甲烷气体的浓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并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工采网提供了一系列烃类红外传感器,可测量0-100%范围内的甲烷气体和0-2%范围内的丙烷气体。传感器采用非分散红外技术,可以对烃类气体(包括甲烷和丙烷)作出响应。

铂系列传感器包含所有必要的光学、电子和固件,以提供线性化、温度补偿的输出。铂系列中有低功耗选项和双气体、高分辨率甲烷/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够在单个传感器包中同时监测甲烷和二氧化碳,消耗单个红外传感器的的功率。

传感器量程:

  • 低量程 CH40-5% vol.
  • 高量程 CH40-100% vol.
  • 低量程 C3H8 0-2% vol.

传感器提供工业 Ex d IIC ,采矿 M1 ,UL认证和无认证版本。低功耗和 EN50271 / SIL1 认证软件版本也可用于大多数场合。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评估填埋场对地下水影响的关键环节。水质传感器能够实时或定期检测水体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重金属离子浓度、有机污染物等指标,为水质评估和水污染预防提供重要数据。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水污染问题,保护地下水资源不受侵害。

结语

新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新标准的各项监测要求,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传感

汇聚传感器行业新闻,传感器技术,传感器产品等前沿资讯

作者最近更新

  • HTU20D温湿度传感器在小型自动气象站的应用
    智能传感
    10-11 15:20
  • 三种原理制冷剂 A2L和 A3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解析
    智能传感
    08-19 11:20
  • 展会进行中 | 工采网WAIE全数会智能工业展火热进行中
    智能传感
    07-31 10:3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化仪器助力污水处理厂实现自动化监测

    2019-03-22

  • 新型液体石墨烯传感器有望挽救婴儿生命

    2018-12-08

  • 国内恶臭气体检测:涉及气体传感器的组合与集成问题

    2019-03-22

  • 不需再忍受疼痛!这种纸带传感器或将取代传统糖尿病检测法

    2018-12-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传感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