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之注水及原油含水率在线监测

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20240827

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之注水及原油含水率在线监测

注水指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以保持地层压力的方法。

一个油田在开采初期,大多数油藏能依靠油层原始地层压力驱动原油和天然气通过油井自己喷到地面上来。但生产到一定时期,由于地层内部的压力逐渐降低,地下能量不足以再把原油举升到地面上来,油井即停止喷油。这时,如果在油田的边部或油层低部位或油井相间的位置打一些注水井,通过高压注水泵把合格的水注入与油井出油层相同的地层中,一方面用水来占据原先储存油气的位置,使原油不断被水挤推到油井井底并喷流到地面,另一方面可补充油气流出后造成的地下压力损失,这种方法称为油田注水。        

传感专家            

油田注水是国内外都在采用的一种保持油井稳定生产,并最大限度地把原油从地下驱替到地面上来的有效办法。大庆油田采用早期注水技术,即当油井开始生产时,同时开始注水,使得油田保持稳产30a,在世界上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油田注水用水量很大,例如,一个油田日产油1x104t,这些油在地下占的孔隙体积大约是1万多立方米,为了保证油田稳产,一般就要日注1万多吨水,以保证油层压力平衡。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流体对孔隙的冲刷,油层中的孔隙通道会发生变化,这时部分注入水会无效循环,注水量还要逐渐增加。同样,日产1x104t石油,到后期就可能是日注水几万立方米。在油田开发初期,注入水的水源可以是淡水或海水,也可以是油田开发中随原油产出的水。到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注入的水或地层原有的水随原油大量产出,将这些水(俗称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净化处理后可再作为注水的主要水源。这样既做到了重复利用,又防止了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了把水注入油层里,油田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注水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水源、水处理站(供水站)、注水站、配水间以及注水井。天然水和污水都要先进入到水处理站,经过各种专用设备进行沉淀、过滤、除氧、杀菌(污水还要进行除油处理)后才能作为注入水储存在供水站。供水站把处理好的水输送到注水泵站,注水泵站用高压泵按照各配水间需要的压力和水量,经过高压管道把水送到配水间。配水间的作用是把高压水分配到各注水井,并用流量计对来水和分配到各注水井的水进行计量。注水井通过封隔器、配水器等装置,根据需求将水科学地分配到各个油层。  

传感专家

合理的注水方案可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采收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原油含水率的上升。因此,在注水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注水方案,加强含水率在线监测,以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结合近20年原油含水测量经验,研发生产了ALC05系列井口原油含水分析仪,该设备能够适应含气、含泥沙等极端工况,采用在线取样、非实时测量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相对静态的测量过程,结合多探头测量技术,为高精度测量提供了保证,即使气液间歇流的情况,也能精确测量出油水混合物的含水率。该设备已在中石化、中石油各油田分公司得到推广应用,为油田科学注采提供了数字化依据。  传感专家

(ALC05井口原油含水分析仪在油田单井应用)  传感专家

(ALC05井口原油含水分析仪在油田阀组应用)

查看全文

点赞

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在线原油含水测量解决方案专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在线原油含水分析仪以数智赋能老油田焕新机
    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06-12 13:23
  • 高效注水技术:让油井"喝饱水"的智慧之道
    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06-12 12:21
  • 重力式油水分离装置的技术突破与智能化监测解决方案
    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06-12 12: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已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力争在传感器行业领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6

  • 从源头控制污染:甲烷传感器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四方光电 2024-09-12

  • 福州大学:可控超大孔结构和高延展性的明胶水凝胶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4

  • 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四方光电Cubic 03-14 16:0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