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英国陆军首支“机器人旅”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422

  • 无人机
  •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 军事装备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报道,英国陆军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部负责人莱蒙特近日宣布,已选定第16空中突击旅作为首支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加强旅,该旅将于2025年具备新的作战能力。消息公布后,外媒围绕“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将为英国陆军旅级战斗队转型建设带来哪些影响”进行讨论。

  紧跟前沿

 

  在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发布的《塑造2040年战场的创新科技》报告中,先进机器人与自主系统被描述为“对未来战争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关键项目之一”。英国媒体称,2012年,英国政府已将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2016年,英国国防部开始有计划地研究该系统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英国陆军也成立创新实验室,以研发符合自身作战需求的机器人与自主系统。今年1月,《英国陆军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方案》正式出台。

 

  此次英国陆军宣布组建首支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加强旅,被认为是针对未来旅级战斗队转型建设的初步探索。在不改变现有组织框架的前提下,英国陆军将通过为旅级战斗队加装辅助性机器人、无人运输装备、无人侦察监视和信息处理设备等,提升其战场覆盖和火力打击能力。

 

  根据最新方案,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将为英国陆军旅级战斗队提供两类支援。一是直接性作战支援,如战场火力支援、数据情报支援等。二是间接性任务支援,如辅助分析战场局势、提供决策建议等。具体执行时,将从武器装备、数据信息、人员认知3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为有人平台加装传感器,增加无人武器装备数量,实现各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军方、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在满足战场实时通信要求的同时,确保数据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增强军人对机器人伙伴的信任,加强军人对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的监管。

 

  紧贴实际

 

  外媒认为,英国陆军选择第16空中突击旅作为“升级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该旅作战经验丰富,训练水平高,转型难度小。第16空中突击旅不仅参与了英军近年来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多项行动,还长期派遣人员为他国训练伞兵。二是该旅作为空中突击的轻型旅,所装备的地面车辆多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易于改装升级,与新系统或无人装备实现互联互通。三是该旅对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的实际运用走在英军前列。该旅的探路者排是英军最早使用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的部队,单兵通信和侦察装备智能化水平较高。

 

  据介绍,第16空中突击旅不仅是英国陆军唯一能够执行空中机动和空中作战的部队,也是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升级为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加强旅后,有助于提升英军介入地区冲突的能力。

 

  紧促转型

 

  此次公布的方案,只是英国陆军旅级战斗队向“人机团队”(有人和无人系统团队)转型过渡的第一步。按照计划,英国陆军将于2025年建成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加强旅。2030年,建成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合成旅。合成旅的机器人数量更多、智能化水平更高,士兵数量逐步减少,有人和无人系统的比例有望达到1∶1。2035年,实现机器人与自主系统从师到班、排的全覆盖,部分作战任务直接由机器人承担,军人主要担负监管职能。

 

  为实现上述目标,英国陆军正加紧研发和装备新式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并取得一些进展。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英国陆军极力描绘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未来发展蓝图的背后,是其面对陆军军费占比日益减少、人员被迫裁撤的无奈,以及能否支撑起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长期部署计划的质疑。考虑到英国陆军此举是继美国陆军之后、针对未来陆军旅级战斗队转型发展的又一尝试,同时反映出其对未来战争样式的预测及准备,相关发展动态值得进一步关注。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分析报告

    2018-12-10

  • 传感器技术在三维空间运动的自动驾驶车的应用

    2019-05-05

  • 简单的温湿度监控意义不大,那智慧农业该如何突破?

    2019-03-29

  • 无人机、无人船进行排污口大体检,改善水生态环境

    2019-04-2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