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推出新型dTOF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AS-DT1

大怪科学 20250508

  • 智能感知技术
  • 机器人导航

2025年4月11日,索尼宣布推出新型dTOF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AS-DT1,作为SONY(中国)官方授权经销商*1,轩展科技始终致力于前沿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第一时间将这一创新成果呈现给行业伙伴与用户,共同见证索尼在智能感知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一、前沿技术优势

SONY AS-DT1,以轻量化与小型设计为核心亮点,其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了索尼工业相机领域多年积累的小型化技术,以及光学镜头领域的精密工艺,实现了性能与体积的完美平衡。

这一突破性设计,使得SONY AS-DT1能够轻松嵌入对空间与重量极为敏感的应用场景,例如无人机载荷、机器人末端感知等,在不影响设备整体灵活性的前提下,提供精准的深度感知能力。无论是高精度测绘、复杂环境导航,还是动态目标跟踪,AS-DT1均能以卓越的表现赋能终端设备,开启智能感知技术的新维度。

索尼发布的新型dToF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AS-DT1具有以下前沿技术优势:

1、小型轻量化设计

尺寸与重量:SONY AS-DT1的尺寸仅为9毫米×29毫米×31毫米(不含凸起部分),重量仅50克,非常适合对空间和重量要求严苛的应用场景,如无人机、机器人等。

2、高精度测量

测量技术:采用“直接飞行时间(Direct Time of Flight/dToF)”激光雷达(LiDAR)技术,SONY AS-DT1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完成测量、距离分辨率及测量范围工作。



测距精度:在10米距离的室内外环境下测距,SONY AS-DT1可以达到误差小于±5厘米的高精度。此外,在长距离测量中依然保持高精度,室内最远40米,室外在夏季强光条件下(假设100000 lux)最远20米。适用于桥梁、高速公路、水坝等基础设施的巡检。

3、复杂环境适应性强

低对比度与低反射率物体测距:SONY AS-DT1能够轻松解决传统测距方法难以企及的复杂场景问题,包括低对比度目标、低反射率物体及悬空物体的测距,这一创新技术使其在面对人员流动、悬空物体或固定设施干扰时依旧表现卓越,可以灵活应对零售商店、仓库等复杂动态环境,适用于商店和仓库等环境中的机器人集成。

4、精巧耐用的设计

坚固外壳:SONY AS-DT1紧凑轻量的机身结合坚固耐用的铝合金外壳,赋予其卓越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更便于集成到空间受限的设备中,例如需控制重量的巡检或测绘无人机(重量影响续航),或需有限空间内安装深度传感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餐厅送餐机器人、仓库自主移动机器人),为各类设备提供可靠的深度感知能力。

二、应用场景广泛

机器人与无人机:SONY AS-DT1的轻量化与小型设计使其非常适合集成到机器人和无人机中,为这些设备提供高精度的深度感知能力,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和避障性能。



基础设施巡检:SONY AS-DT1适用于桥梁、高速公路、水坝等基础设施的巡检,能够在长距离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提供可靠的测距数据。

零售与仓储:在零售商店和仓库等环境中,SONY AS-DT1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提高其在动态环境中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展示计划与上市

展示计划:SONY(中国)官方授权经销商轩展科技,将于2025年5月23-2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的2025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上,索尼新型dTOF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AS-DT1将首次公开亮相,届时,欢迎广大行业专家、业内同行以及爱好者莅临轩展科技展位,近距离体验SONY AS-DT1的创新魅力,探索其在低空经济、物流配送和地形测绘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上市时间:SONY AS-DT1预计于2026年春季上市。

总结

SONY AS-DT1的推出,不仅延续了索尼在传感器技术上的深厚积淀,更以卓越性能重新定义了激光雷达的行业标准,为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三维建模等场景注入全新可能。轩展科技将携手索尼,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生态落地,助力客户把握智能时代的无限机遇。

更多信息请访问SONY中国官网:

https://www.sonystyle.com.cn/professional/solution/news/news_250411_1.html

*1 2025年4月1日,深圳市轩展科技有限公司再次荣获了2025年度SONY(中国)官方授权经销商资格,包括:FCB摄像机产品签约经销商,以及天猫、淘宝与阿里巴巴三大平台的签约网络经销商。

审核编辑 黄宇

查看全文

点赞

大怪科学

作者最近更新

  • 客房会“思考”!利尔达客思以“AI+”提升酒店舒适度
    大怪科学
    1天前
  • 绝对值编码器复位:工业自动化的精准重启艺术
    大怪科学
    2天前
  • CATCOM-100:持续监测,永不掉线
    大怪科学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新的导航方法可帮助送货机器人精确定位

    2019-11-07

  • 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还需等级标准

    2019-11-07

  • MiR推出MiR250自主移动机器人

    2020-03-12

  • 加州大学伯克利开发出室内机器人导航的新框架

    2020-04-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大怪科学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