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磁:制氢用氢环节中的安全防护需求

不颓废科技青年 20250509

氢气可以燃烧产生热能,而且燃烧后只产生水不会形成温室气体,因此氢能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清洁的能源之一。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的过程中会发生电子移动,形成电流,产生电能。

  氢气可以燃烧产生热能,而且燃烧后只产生水不会形成温室气体,因此氢能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清洁的能源之一。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的过程中会发生电子移动,形成电流,产生电能。

  氢能作为一种前景巨大的清洁能源,获得的关注与日俱增。

  氢能应用时的主要风险和对应措施

  在合理安全地应用氢能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风险,又有什么对应措施呢?

  1.氢气和氧气混合后是一种高度爆炸性气体,氢气的可燃性范围非常大,为4%至78%,因此传输和存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通风和泄漏检测。

  2.氢气燃烧时火焰靠肉眼几乎不可见,因此要使用特殊的火焰传感器来检测氢气燃烧时的火焰,以防人员误入燃烧区。

  3.氢气在运输/传输的过程中,通常都处于高压状态。常见的金属在接触氢气后会变脆。而氢分子很小,长时间接触后它可以从变脆的金属裂缝处泄漏,因此需要使用特殊材料来储氢和运氢。

  4.液态氢具有超低温,一旦泄露接触到皮肤,或人员吸入冰冷的液态氢蒸气,会导致肺部冻伤、窒息甚至死亡。

  在氢能使用中可参考的机械安全标准有:

  EN ISO 12100:安全设计的一般原则 - 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

  EN ISO 13849:安全功能的评估和验证,安全性能等级(PL)

  EN IEC 62061:控制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部分,安全完整性等级 (SIL)

  此外用户还需参考工业信息安全标准--IEC 62443,防止非法人员/非法行为对机器设备和环境造成破坏。

  机械安全和信息安全完美融合的防护方案

  皮尔磁PILZ能够提供氢能应用时的完整安全防护方案。在机械安全层面,可以使用安全控制类产品--如可编程安全模块PNOZmulti或者安全PLC--PSS 4000进行安全监控。在工业信息安全层面,则可以使用安全网桥、I.A.M相关产品来进行安全防护。

  以加氢站为例:每把加氢枪和对应的车辆加注口使用配对的PSENcode安全编码开关来确保加氢枪和加注口之间的正确性。现场所有的安全相关传感器和安全阀门都由PNOZmulti或者PSS 4000进行监控。整个加氢站的人员操作由I.A.M工业权限系统来统一管理,每名设备操作人员都配备PITreader权限个人电子钥匙,每一位人员都只能在自己的权限之下进行相关操作,不仅如此,每步操作都会在I.A.M工业权限系统中进行事件记录。如此一来,便实现了加氢站的机械安全和信息安全防护全覆盖。

  制氢环节中的高电压电流监控

  制氢环节中的高电压、高电流有安全监控的需求,皮尔磁PILZ公司可提供安全变送器实现交直流的安全监控。比如HVT 300-DX安全变送器可实现最高1000V交直流的安全监控,HVT 400-DX安全变送器可实现最高1500V交直流的安全监控。安全变送器单个使用安全等级可达SIL2,两个配套使用安全等级可达SIL3。

  用氢环节中燃烧应用的安全控制

  对于用氢环节中涉及到的燃烧应用,皮尔磁PILZ的可编程安全模块PNOZmulti和安全PLC--PSS 4000都可提供经过TUV认证的燃烧控制软件功能块,方便用户在编写安全控制程序时直接调用,可轻松实现燃烧控制。

查看全文

点赞

不颓废科技青年

作者最近更新

  • 从 L1 到 L5,自动驾驶芯片的进化之路
    不颓废科技青年
    6天前
  • 车规级和消费级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自动驾驶需要车规级?
    不颓废科技青年
    6天前
  • 盘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的区别
    不颓废科技青年
    6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已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力争在传感器行业领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6

  • 从源头控制污染:甲烷传感器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四方光电 2024-09-12

  • 福州大学:可控超大孔结构和高延展性的明胶水凝胶传感器!

    传感器专家网 2022-05-24

  • 国产替代正当其时,四方光电引领柴油发动机氮氧传感器技术突破

    四方光电Cubic 03-14 16:0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不颓废科技青年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