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发展迅速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已有成效

物联传媒 20220425

  • 智慧医疗
  • 5G技术
  • 电子病历
智慧医院建设可分为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块内容。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智慧医疗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有利于医疗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交换,从而大幅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有利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发展迅速,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已有成效。

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蓬勃发展,曾经还处在科幻故事或者预言中的智能设备也变成了现实,同样的,由于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正从专家们的预言逐步走向现实,并日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

与传统医疗模式不同,智慧医疗具有数据密集型等特点,通过简单、友好的交互方式、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变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效率,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方面发挥作用。而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设施和解决方案与医疗场景加快结合,使智慧医疗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智慧医院建设可分为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块内容。电子病历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从美国经验来看,高等级的电子病历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所以在电子病历领域,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医院,与企业合作搭建医疗信息化通道是第一步,其次是从信息化到智慧化的跨越。医院将在数字化转型中获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进一步深入医疗核心,在临床和科研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智慧管理方面贡献价值。对于医疗IT企业,在同步医院需求进行边界和能力拓展的同时,也在输出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上发力。未来的智慧医疗将形成多方协作共赢的格局。

智慧医疗可表述为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实践,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渐从疾病治疗走向健康预防,从传统医学到数字医学再到信息医学的转变,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预防性、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发展,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智慧医疗作为重要的领域,正在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其中智慧医疗是重要抓手。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总体上呈现稳健上升的态势,但是医疗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现。由于各地区城市发展不同,每个区域当地的医疗数据化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数据化程度不一,各医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样就易造成得各地区对医疗健康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程度不一致、评判标准不一致等等情况,也就导致“数据孤岛”的产生。

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用户知晓率和使用率还比较低。很多患者群体并不知道智慧医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宣传,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智慧医疗产品为患者提供服务,在宣传推广智慧医疗产品和平台时,与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相关的讲座或培训,提高居民认知。

智慧医疗的发展将有力的解决病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加强医疗健康领域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提高我国医疗现代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喜马大健康也将以医疗数据互通互享,有效整合医疗档案,搭建智慧医疗平台实现医疗智能化、信息化,使中国的健康事业更上一层楼为目标而努力。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传媒

作者最近更新

  • AGIC通用人工智能展与IOTE物联网展携手圆满落幕,物联网科技盛宴精彩纷呈!
    物联传媒
    2024-09-02
  • 观众如潮!AI+IoT行业顶级盛会,重磅开幕!
    物联传媒
    2024-09-02
  • 从历史的探索到RFID固定资产管理的未来
    物联传媒
    2023-10-3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盘点 | 那些积极推动5G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的发达国家

    2019-09-28

  • 英特尔AI驱动数字化升级 打造未来智慧医疗

    2020-02-20

  • 智慧城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0-02-20

  • 疫情之下催生各类人工智能,如何打造终极护城河

    2020-02-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传媒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