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质远程监测物联网系统方案
一、行业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依赖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存在监测频率低、数据滞后、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实时、全面、高效的水质管理需求。
物联网(IoT)技术的兴起为水质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利用无线通信终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河流水质的实时、连续、自动化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系统概述
针对河流、水库、水源等场景的远程监测需求,物通博联打造了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预警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系统通过在河流关键位置部署水质传感器,实时采集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氨氮、总磷等),利用无线通信网关将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管理部门通过平台实现水质监测、超标告警、数据管理、在线分析等功能,帮助管理部门及时响应水质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三、系统组成
1.前端感知层
由氨氮、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流量计、雨量、含沙量、地下水等监测感知类的传感器组成,负责获取对应的IO数据。
2.网络传输层
无线通信网关负责将前端感知层的数据采集并转发至云端服务器,可以选择5G/4G、LORA、以太网、WIFI等通讯方式,实现快速兼容。
3.平台管理层
由服务器、数据库、云平台等组成,通过可视化大屏、PC端、移动端等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展示与处理,为管理部门提供灵活应用。
四、系统功能
1.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并显示水质参数,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历史数据查询:支持按时间、地点等条件查询历史数据,便于分析水质变化趋势。
3.数据分析与报告: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帮助用户识别水质问题,生成监测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
4.异常预警: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确保及时响应。
5.远程管理:支持远程配置传感器参数、软件升级等操作,降低维护成本。
6.地图可视化:结合GIS技术,在地图上直观展示监测点位置、水质状况等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7.多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用户角色分配不同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审核编辑 黄宇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